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吴景帝陵
温庭筠
王气销来水淼茫,
岂能才与命相妨。
虚开直渎三千里,
青盖何曾到洛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吴景帝陵周围的景象,王气已然消散,水面茫茫一片,岂能因才智而妨碍命运。长河直流三千里,青盖(指轿子或船)又何曾到过洛阳呢?
注释:
- 王气:指帝王的气势和权威。
- 销来:消失、消散。
- 淼茫:形容水面广阔无垠。
- 岂能:怎么能够。
- 才与命:才华与命运。
- 虚开直渎:虚空中开辟出一条直流的河道。
- 青盖:指青色的轿子,象征高贵的出行。
- 洛阳:古代中国重要城市,代表着权势和繁华。
典故解析:
吴景帝指的是东吴的皇帝,他的陵墓位于今江苏省。诗中提到的“王气”与历史上的权力象征有关,而“青盖”则与古代的高贵出行方式有关,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地位与命运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词人,字飞卿,号“梅溪”。他以词作著称,风格婉约,情感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温庭筠所处的盛唐时期,社会繁华,文化昌盛,诗歌艺术达到高峰。
创作背景:
《过吴景帝陵》写于温庭筠游览吴景帝陵时,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感慨与对命运的思考。通过对古代帝王气势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开篇“王气销来水淼茫”以水的广阔无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及权力的消逝,令人感慨万千。接着“岂能才与命相妨”,进一步探讨了才华与命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个人努力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无力感。
后两句“虚开直渎三千里,青盖何曾到洛阳”,则通过描绘辽阔的河流与青盖的距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与对未来的展望。青盖象征着荣华与富贵,而洛阳则代表着权势的中心,诗中意在揭示即使有才华,也未必能改变命运的事实。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构建出一个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空间,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王气销来水淼茫:帝王的威势已经消失,周围是无边无际的水面。这里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权力的消散。
- 岂能才与命相妨:才华与命运的关系,强调了个人努力在命运面前的渺小。
- 虚开直渎三千里:形象地描绘出河流的广阔,暗示着历史的悠远与无情。
- 青盖何曾到洛阳:青盖象征着权势与荣华,而洛阳则是政治中心,表明即使青盖再远,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轨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王气”比作消散的水,生动形象地表现权势的消逝。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象征:青盖和洛阳分别象征权力与繁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历史的背景和个人的感受,传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思考与感慨,揭示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凉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气:象征权力与威严。
- 水淼茫: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浩瀚。
- 青盖:象征高贵与荣华。
- 洛阳:象征权力的中心与历史的坐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王气”指的是什么? A. 帝王的气势
B. 河流的宽广
C. 个人的才华 -
诗中提到的“青盖”象征什么? A. 旅行的工具
B. 权力与荣华
C. 自然景象 -
“虚开直渎三千里”中的“直渎”意指什么? A. 直流的河流
B. 空虚的道路
C. 遥远的地方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 《月下独酌》 李白:抒发个体情感与历史的思索。
诗词对比:
- 温庭筠与李白的诗歌风格对比:温庭筠的婉约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奔放形成鲜明对比,两者皆通过历史与个体命运的思考表达深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词研究》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