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居舒州,累得韩高二舍人书,作此寄之》
时间: 2025-04-27 14:46: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谪居舒州,累得韩高二舍人书,作此寄之 三峰烟霭碧临溪,中有骚人理钓丝。 会友少于分袂日,谪居多却在朝时。 丹心历历吾终信,俗虑悠悠尔不知。 珍重韩君与高子,殷勤书札寄相思。
白话文翻译:
三座山峰被烟雾缭绕,碧绿的溪水旁,有一位文人在整理钓线。 与朋友相聚的时光少于分别的日子,被贬谪的生活却比在朝时更多。 我始终坚信自己的忠诚,而你们可能不了解我的世俗忧虑。 非常珍视韩君和高子,通过书信表达深深的思念。
注释:
- 三峰:指舒州(今安徽舒城)附近的三座山峰。
- 烟霭:烟雾。
- 骚人:文人,诗人。
- 理钓丝:整理钓鱼的线,比喻闲适的生活。
- 分袂:分别。
- 丹心:忠诚的心。
- 历历:清晰,分明。
- 俗虑:世俗的忧虑。
- 悠悠:长久,深远。
- 书札:书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991),字鼎臣,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宋两朝,以文学和书法著称。徐铉的诗文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被贬谪至舒州期间,收到韩君和高子的书信后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忠诚和世俗忧虑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三峰烟霭和溪边的文人形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会友少于分袂日”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无奈。而“丹心历历吾终信,俗虑悠悠尔不知”则展现了作者坚定的忠诚和对世俗忧虑的深刻体验。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作者在被贬谪期间的心境和对友情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峰烟霭碧临溪:描绘了舒州三座山峰被烟雾缭绕,溪水碧绿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的自然环境。
- 中有骚人理钓丝:文人在溪边整理钓线,象征着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
- 会友少于分袂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分别的无奈和遗憾。
- 谪居多却在朝时:对比了被贬谪的生活和在朝时的时光,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
- 丹心历历吾终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忠诚的坚定信念。
- 俗虑悠悠尔不知:指出了作者的世俗忧虑,以及朋友们可能对此的不了解。
- 珍重韩君与高子,殷勤书札寄相思:表达了对韩君和高子的珍视,以及通过书信表达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会友少于分袂日”和“谪居多却在朝时”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
- 象征:“理钓丝”象征着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
- 对仗:“丹心历历吾终信,俗虑悠悠尔不知”中的“历历”和“悠悠”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被贬谪期间的心境和对友情的深切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作者的忠诚、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峰烟霭:描绘了舒州三座山峰被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的自然环境。
- 碧临溪:溪水碧绿,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宁静。
- 骚人理钓丝:文人在溪边整理钓线,象征着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三峰烟霭碧临溪”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峰和溪水 B. 烟雾和溪水 C. 山峰和烟雾 D. 山峰、烟雾和溪水
-
“会友少于分袂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分别的无奈 C. 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无奈 D. 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遗憾
-
“丹心历历吾终信”中的“丹心”指的是什么? A. 忠诚的心 B. 红色的心 C. 坚定的心 D. 真诚的心
答案:
- D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宁静的山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徐铉的《谪居舒州,累得韩高二舍人书,作此寄之》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在被贬谪期间的心境,但徐铉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诗作。
- 《徐铉诗集校注》:对徐铉的诗作进行了详细的校注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徐铉的生平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