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享昊天乐。第九》

时间: 2025-04-27 19:22:06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

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

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
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
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白话文翻译:

将恩惠承蒙托付,恭敬而谨慎地处理事务。
庙宇略显寂静,边疆显得荒凉,
天兵光辉照耀,显现出神的威武。
有些事情需要变革,不必拘泥于旧规。
祯祥的符号降临于高空,大业辉煌遍布宇宙。

注释:

  • 荷恩:承受恩惠。
  • 承顾托:接受别人的托付。
  • 执契:持守约定。
  • 恭临抚:恭敬地来临并抚慰。
  • 庙略静边荒:庙宇显得寂静,边疆显得荒凉。
  • 天兵:天上的神兵。
  • 曜神武:照耀着神灵的威武。
  • 截资:截取资源。
  • 先化:先进行变革。
  • 遵旧矩:遵循旧有的规范。
  • 祯符:祥瑞的象征。
  • 昊穹:广阔的天空。
  • 大业光寰宇:伟大的事业光辉照耀整个宇宙。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中涉及的“天兵”、“神武”、“祯符”等词汇,体现了古代对天命与神权的尊崇。诗中反映了武则天作为女性统治者的自信以及对国家的治理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在位期间,政治主张以法治国、重用人才,推动了唐代的繁荣。

创作背景:

《唐享昊天乐》是武则天在位期间为庆祝某种盛典而作的,旨在表达对天命的感悟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荷恩承顾托”开篇,展现了武则天对他人托付的感激之情和对权力的谨慎态度,体现了她作为统治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接着“庙略静边荒”描绘了当时边疆的安静与荒凉,暗示了国家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安与不稳定,反映出她对国家局势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天兵曜神武”则展现了武则天内心对国家强盛、国力彰显的向往及期盼,表现了她对国防的重视与对神权的敬畏。接下来的“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表明了她对变革的态度,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而不是单纯遵循旧有的规范,显示出她作为政治家灵活的思维与决策能力。

最后一句“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则以壮阔的视角展望未来,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这不仅是对个人执政理念的宣示,也是对百姓未来生活的承诺,展现了武则天的宏大气魄和政治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荷恩承顾托”:表达承受他人恩托之意,反映出作者的责任感。
    • “执契恭临抚”:表明对约定的严守与对人民的关怀。
    • “庙略静边荒”:描绘边疆的宁静与荒凉,反映出对国境安全的重视。
    • “天兵曜神武”:天兵的威武象征着国家的强大,表达了对神灵的尊崇。
    • “有截资先化”:提倡变革,表现出对改革的重视。
    • “无为遵旧矩”:强调不应拘泥于旧有规则。
    • “祯符降昊穹”:祯祥的降临象征着国家的吉祥与未来的希望。
    • “大业光寰宇”:展望国家的繁荣与强盛,表达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执契恭临抚”和“天兵曜神武”。
    • 象征:使用“祯符”、“天兵”等象征物,传达深层意义。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武则天作为统治者对国家、人民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强调了改革与变革的重要性,展现出她作为女性皇帝的独特视野与政治智慧。

意象分析:

  • 荷恩:象征着责任与感恩。
  • 天兵:代表国家的力量与神圣性。
  • 祯符:吉祥的象征,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 昊穹:广阔的天空象征着无尽的可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荷恩承顾托”中的“荷”意为: A. 负担
    B. 承受
    C. 收获

  2. 诗中提到的“天兵”象征: A. 国家力量
    B. 人民
    C. 神灵

  3. “无为遵旧矩”强调的是: A. 遵循传统
    B. 要求变革
    C. 维持现状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唐享昊天乐》均反映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与期盼,然而《春望》更多关注个人情感与国破家亡的悲痛,而《唐享昊天乐》则展现了武则天作为女皇的自信与坚韧,体现出不同的历史视角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武则天传》
  • 《唐代政治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