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风雨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0 22:58:50

巨浸吞湘澧,西风忽怒号。

水将天共黑,云与浪争高。

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

阳乌犹曝翅,真恐湿蟠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庭风雨二首 其二 李群玉 〔唐代〕

巨浸吞湘澧,西风忽怒号。 水将天共黑,云与浪争高。 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 阳乌犹曝翅,真恐湿蟠桃。

白话文翻译:

巨大的湖水吞没了湘江和澧水,西风突然愤怒地呼啸。 水面与天空一同变得漆黑,云彩与波浪争相升腾。 我梦想着羽化成仙,乘着鲤鱼飞升,山峦漂浮,仿佛要拍击巨鳌。 太阳乌鸦仍在晒翅,我真担心蟠桃会被湿气侵袭。

注释:

  • 巨浸:指巨大的湖水,这里指洞庭湖。
  • 湘澧:湘江和澧水,两条流入洞庭湖的河流。
  • 西风:秋风。
  • 羽化:道教中的成仙过程,指人变成仙。
  • 乘鲤:传说中仙人乘鲤鱼飞升的故事。
  • 抃鳌:拍击巨鳌,形容山峦的动态。
  • 阳乌:太阳的别称,传说中太阳中有三足乌鸦。
  •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传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诗词背景:

李群玉是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而著称。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在风雨中的壮丽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洞庭湖的风雨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首句“巨浸吞湘澧,西风忽怒号”即展现了湖水的浩瀚和风力的猛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接下来的“水将天共黑,云与浪争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壮观的景象,水天一色,云浪相争,形成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自然力量。

诗中的“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则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想象,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如乘鲤成仙和山峦拍击巨鳌,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渴望。最后两句“阳乌犹曝翅,真恐湿蟠桃”则以太阳和蟠桃为象征,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和对仙境的担忧。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仙境的向往,展现了唐代诗人豪放不羁的诗风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巨浸”和“怒号”的描绘,展现了洞庭湖的浩瀚和西风的猛烈。
  • 第二句“水将天共黑,云与浪争高”运用了对仗和夸张手法,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 第三句“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引入了神话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
  • 最后两句“阳乌犹曝翅,真恐湿蟠桃”以太阳和蟠桃为象征,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和对仙境的担忧。

意象分析:

  • 巨浸:象征着洞庭湖的浩瀚。
  • 西风:象征着秋风的猛烈。
  • 水天共黑: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强大。
  • 云浪争高:象征着自然的动态美。
  • 羽化乘鲤:象征着对仙境的向往。
  • 山漂抃鳌:象征着对超自然力量的想象。
  • 阳乌曝翅:象征着太阳的力量。
  • 蟠桃:象征着仙境和长生不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巨浸”指的是什么? A. 大海 B. 洞庭湖 C. 湘江 D. 澧水

  2. “羽化思乘鲤”中的“乘鲤”象征着什么? A. 成仙 B. 旅行 C. 捕鱼 D. 游泳

  3. 诗中的“阳乌”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乌鸦

答案:

  1. B. 洞庭湖
  2. A. 成仙
  3. B. 太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岳阳楼》:同样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象,但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通过瀑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李群玉的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李群玉的《洞庭风雨二首》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者都描绘了洞庭湖的景象,但李群玉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仙境的向往,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群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唐代诗歌的背景和流派信息,有助于理解李群玉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