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子畅 赵蕃 〔宋代〕
元祐于今几故家,要寻遗事渺难涯。 虚名可愧铁炉冒,实美当知丙穴嘉。 柱后惠文余故窘,伍符尺籍子无嗟。 神仙也说多官府,何物蜂房亦趁衙。
白话文翻译:
从元祐时期到现在,还有多少古老的家族存在?想要寻找他们的遗事,却渺茫难寻边际。 虚有的名声令人感到羞愧,就像铁炉上冒出的烟;真正的美丽应当知道,就像丙穴中的美玉。 柱后的惠文留下了旧时的困境,伍符尺籍中的记载让你无需叹息。 即使是神仙也会说官府众多,那么还有什么比蜂房更像是赶集的地方呢?
注释:
- 元祐:宋哲宗的年号,这里指代宋代。
- 故家:指古老的家族。
- 铁炉冒:比喻虚有的名声。
- 丙穴:传说中的宝地,比喻美好的事物。
- 惠文:指古代的文献或记载。
- 伍符尺籍:指古代的文书或档案。
- 趁衙:指赶集或忙碌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可能是在感叹世事变迁,古老家族的衰落,以及对真实与虚名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晚年,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古老家族的追忆,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老家族的追忆,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诗中“元祐于今几故家”一句,直接点出了对过往历史的回顾,而“要寻遗事渺难涯”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遥远和难以追溯。后两句通过对虚名和实美的对比,表达了对真实价值的重视。最后两句则以神仙和蜂房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官府的繁忙和世俗的喧嚣,暗示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元祐于今几故家”:这句诗回顾了从元祐时期到现在,还有多少古老的家族存在。
- “要寻遗事渺难涯”:这句诗表达了想要寻找这些家族的遗事,却渺茫难寻边际。
- “虚名可愧铁炉冒”:这句诗用铁炉冒烟比喻虚有的名声,表达了对其的羞愧。
- “实美当知丙穴嘉”:这句诗用丙穴中的美玉比喻真正的美丽,强调了对其的认知。
- “柱后惠文余故窘”:这句诗指柱后的惠文留下了旧时的困境。
- “伍符尺籍子无嗟”:这句诗指伍符尺籍中的记载让你无需叹息。
- “神仙也说多官府”:这句诗以神仙也会说官府众多,形象地描绘了官府的繁忙。
- “何物蜂房亦趁衙”:这句诗以蜂房比喻官府,形象地描绘了世俗的喧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虚名可愧铁炉冒”和“实美当知丙穴嘉”中的比喻,形象生动。
- 对仗:如“虚名可愧铁炉冒,实美当知丙穴嘉”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古老家族的追忆,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虚名和实美的对比,强调了对真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意象分析:
- 元祐故家:象征着历史的遥远和难以追溯。
- 铁炉冒:象征着虚有的名声。
- 丙穴嘉:象征着真正的美丽。
- 蜂房趁衙:象征着官府的繁忙和世俗的喧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元祐于今几故家”中的“元祐”是指什么? A. 宋代的一个地名 B. 宋哲宗的年号 C. 一个古老的家族 D. 一个传说中的宝地
-
诗中“虚名可愧铁炉冒”中的“铁炉冒”比喻什么? A. 真正的美丽 B. 虚有的名声 C. 历史的遥远 D. 官府的繁忙
-
诗中“实美当知丙穴嘉”中的“丙穴嘉”比喻什么? A. 虚有的名声 B. 真正的美丽 C. 历史的遥远 D. 官府的繁忙
-
诗中“神仙也说多官府”中的“神仙”比喻什么? A. 真正的美丽 B. 虚有的名声 C. 历史的遥远 D. 官府的繁忙
答案:
- B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英雄的赞美。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子畅》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