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闺 文同 〔宋代〕 枕带萦春思,窗纱漏晓光。 蟏蛸伤远别,鶗鴂感流芳。 妆匣蒸残粉,薰炉试旧香。 洞房灯烛外,只有梦悠扬。
白话文翻译:
春闺中,思绪缠绕在枕边,晨光透过窗纱洒入。 蟏蛸(一种蜘蛛)因远别而感伤,鶗鴂(一种鸟)因花落而感慨。 妆匣中的粉末已蒸干,薰炉中尝试点燃旧日的香气。 在洞房的灯烛之外,只有梦境在悠扬。
注释: 字词注释:
- 枕带:指枕头和被子的边缘。
- 萦:缠绕。
- 蟏蛸:一种蜘蛛,这里指蜘蛛网。
- 鶗鴂:杜鹃鸟,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流逝。
- 妆匣:化妆用的盒子。
- 蒸残粉:指化妆品已经用完。
- 薰炉:用来熏香的炉子。
- 洞房:新婚夫妇的房间。
- 灯烛:灯和蜡烛。
- 悠扬:形容梦境飘渺。
典故解析:
- 鶗鴂感流芳:鶗鴂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流逝和花落的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是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描写著称。这首诗描绘了春闺中女子的思绪和对远别的感伤,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闺中生活的关注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春闺中的景象,表达了对远别的感伤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诗中,“枕带萦春思”一句,以枕带缠绕的意象,表达了女子深深的春思。“窗纱漏晓光”则通过窗纱透过的晨光,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温暖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妆匣和薰炉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女子对旧日时光的怀念。最后,“洞房灯烛外,只有梦悠扬”一句,以梦境的飘渺,表达了女子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美好回忆的追寻。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闺中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细腻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枕带萦春思:以枕带缠绕的意象,表达了女子深深的春思。
- 窗纱漏晓光:通过窗纱透过的晨光,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温暖的氛围。
- 蟏蛸伤远别:以蜘蛛网的意象,表达了女子对远别的感伤。
- 鶗鴂感流芳:以杜鹃鸟的意象,表达了女子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 妆匣蒸残粉:通过对妆匣的描写,表达了女子对旧日时光的怀念。
- 薰炉试旧香:通过对薰炉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女子对旧日时光的怀念。
- 洞房灯烛外,只有梦悠扬:以梦境的飘渺,表达了女子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美好回忆的追寻。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蟏蛸伤远别”和“鶗鴂感流芳”,将蜘蛛和鸟赋予人的情感。
- 比喻:如“枕带萦春思”,将枕带比喻为缠绕的思绪。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春闺中女子的思绪和对远别的感伤,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回忆的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枕带:象征思绪的缠绕。
- 窗纱:象征朦胧而温暖的氛围。
- 蟏蛸:象征远别的感伤。
- 鶗鴂:象征流逝时光的感慨。
- 妆匣:象征旧日时光的怀念。
- 薰炉:象征旧日时光的怀念。
- 洞房:象征现实的生活。
- 灯烛:象征现实的逃避。
- 梦:象征美好回忆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蟏蛸伤远别”中的“蟏蛸”是指什么? A. 蜘蛛 B. 鸟 C. 花 D. 树
- 诗中“鶗鴂感流芳”中的“鶗鴂”是指什么? A. 蜘蛛 B. 鸟 C. 花 D. 树
- 诗中“妆匣蒸残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怀念 D. 愤怒
- 诗中“洞房灯烛外,只有梦悠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怀念 D. 逃避
答案:1. A 2. B 3. C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闺中女子的思绪和对远别的感伤。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描绘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回忆的追寻。
诗词对比:
- 文同的《春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闺中女子的思绪,但文同的诗更注重意象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春闺》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李清照词选》:收录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及其他词作,有助于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