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十八》
时间: 2025-01-26 23:31: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得萍花不自由,斜阳黯黯独登楼。
古人已往犹能说,逝者如斯竟不留。
天有尽,地无头,星河亿载也休休。
弥天大夜终岑寂,蚀骨难销蚀骨愁。
白话文翻译:
采到浮萍的花朵,却感到无法自由;
斜阳映照,孤独地登上楼台。
古人虽已离去,他们的言语依然可以传颂;
逝去的时光如流水般,毫无停留。
天地无尽,星河漫长也会有休止;
漫漫长夜终究归于寂静,心中难以消散的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萍花:浮萍的花,象征着脆弱和不稳定的生活状态。
- 斜阳: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古人:指历史上的人,已逝去,但其思想和言论依然留存。
- 逝者如斯:即逝去的人和时间如同流水,不会停留。
- 蚀骨愁:深入骨髓的忧愁。
典故解析:
- 逝者如斯:出自《论语》,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启宇是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受到关注。他的诗歌常常探讨生活的哲理、时间的流逝和人内心的孤独。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它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及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孤独的反思。首句“采得萍花不自由”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无奈。萍花象征着脆弱与无根,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不稳定。
“斜阳黯黯独登楼”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情感。夕阳的余晖映射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寂。接下来的“古人已往犹能说”,则是一种对历史的追溯和对智慧的向往,尽管古人已逝,但他们的思想依然能给予后人启迪。
“逝者如斯竟不留”对于时间的无情流逝有着深刻的感慨,诗人意识到,无论如何,时间都不会为任何人停留,这种对失去的无奈感愈发深入人心。“天有尽,地无头”则引出了宇宙的浩瀚与人生的渺小,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
最后两句“弥天大夜终岑寂,蚀骨难销蚀骨愁”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漫漫长夜的宁静与内心深处的愁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感。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生命、时间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采得萍花不自由:表现诗人对生活的无奈感,虽然采得美丽的浮萍,却仍感到困惑和束缚。
- 斜阳黯黯独登楼:夕阳的昏暗象征着生活的孤独,独自在楼上思索。
- 古人已往犹能说:古人的智慧仍然传承,表明历史的重要性。
- 逝者如斯竟不留:感叹时间的流逝,过去的一切无法挽回。
- 天有尽,地无头:表达了宇宙的无穷与人生的有限。
- 星河亿载也休休:星河虽漫长,也有结束的时候,象征着时间的无常。
- 弥天大夜终岑寂:漫长的夜晚最终归于宁静,暗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之间的矛盾。
- 蚀骨难销蚀骨愁:深刻的忧愁如同骨髓一般难以消散,表现了内心的苦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蚀骨愁”,通过形象的比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中多次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人们在时光流转中的渺小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萍花:象征脆弱与不安,表达对生活状态的无奈。
- 斜阳: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古人:指代历史人物,象征智慧与传承。
- 星河:象征宇宙的浩瀚与人生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采得萍花不自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由自在
b) 无奈与困惑
c) 喜悦与满足 -
“逝者如斯竟不留”这一句强调了什么? a) 时间的宝贵
b) 无法挽回的过去
c) 对未来的期待 -
诗中“弥天大夜终岑寂”意味着什么? a) 宁静的时刻
b) 生命的结束
c) 内心的孤独
答案:
- b) 无奈与困惑
- b) 无法挽回的过去
- c) 内心的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倾向于豪放与壮丽。
- 苏轼《水调歌头》:探讨时间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哲思,情感层面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苏轼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