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1 14:54: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日二首 其一 张耒 〔宋代〕
诗书老去信无功,偷得閒官许养慵。 山影当庭初转日,水声穿竹自来风。 晚催萱蕊昏还敛,日射榴房午更红。 览物赋诗成底事,萧萧双鬓欲衰翁。
白话文翻译:
随着年岁增长,读书写诗似乎已无成效,幸得闲职得以养懒。 山影随着日光初照庭院,水声穿过竹林带来自然之风。 傍晚时分,萱草花蕊在昏暗中收拢,正午阳光下,石榴花房更显艳红。 观赏景物、吟咏诗歌,这些事情有何意义?两鬓已斑白,我这老翁即将衰颓。
注释:
- 诗书老去信无功:指随着年龄增长,读书写诗的成效不再显著。
- 偷得閒官许养慵:幸得闲职,得以养懒。
- 山影当庭初转日:山影随着日光初照庭院。
- 水声穿竹自来风:水声穿过竹林,带来自然之风。
- 晚催萱蕊昏还敛:傍晚时分,萱草花蕊在昏暗中收拢。
- 日射榴房午更红:正午阳光下,石榴花房更显艳红。
- 览物赋诗成底事:观赏景物、吟咏诗歌,这些事情有何意义?
- 萧萧双鬓欲衰翁:两鬓已斑白,我这老翁即将衰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怀,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此诗创作于晚年,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耒晚年,当时他已感到读书写诗的成效不再显著,幸得闲职得以养懒。诗中通过对夏日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夏日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深刻感慨。诗中“山影当庭初转日,水声穿竹自来风”一句,以山影、水声为媒介,将自然之美与人生之感巧妙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后两句“览物赋诗成底事,萧萧双鬓欲衰翁”,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人生衰老的无奈和感慨,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书老去信无功:随着年龄增长,读书写诗的成效不再显著。
- 偷得閒官许养慵:幸得闲职,得以养懒。
- 山影当庭初转日:山影随着日光初照庭院。
- 水声穿竹自来风:水声穿过竹林,带来自然之风。
- 晚催萱蕊昏还敛:傍晚时分,萱草花蕊在昏暗中收拢。
- 日射榴房午更红:正午阳光下,石榴花房更显艳红。
- 览物赋诗成底事:观赏景物、吟咏诗歌,这些事情有何意义?
- 萧萧双鬓欲衰翁:两鬓已斑白,我这老翁即将衰颓。
修辞手法:
- 比喻:“山影当庭初转日”中的“山影”比喻自然之美。
- 拟人:“晚催萱蕊昏还敛”中的“晚催”赋予傍晚以人的动作。
- 对仗:“山影当庭初转日,水声穿竹自来风”中的“山影”与“水声”、“当庭”与“穿竹”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反衬出对人生衰老的无奈和感慨,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影:比喻自然之美。
- 水声:象征自然之音。
- 萱蕊:象征傍晚的宁静。
- 榴房:象征正午的热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影当庭初转日”中的“山影”比喻什么? A. 自然之美 B. 人生之感 C. 时光流逝 D. 人生衰老
-
诗中“晚催萱蕊昏还敛”中的“晚催”赋予了什么以人的动作? A. 山影 B. 水声 C. 傍晚 D. 萱蕊
-
诗中“览物赋诗成底事”表达了作者对什么事情的思考? A. 读书写诗 B. 观赏景物 C. 吟咏诗歌 D. 人生衰老
答案:
- A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瓜洲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夏日二首 其一》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张耒《夏日二首 其一》与王安石《泊船瓜洲》:两者都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安石诗选》:收录了王安石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