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看清静经,因作是词,赠徐司判》
时间: 2025-01-26 04:31:31意思解释
满庭芳 看清静经,因作是词,赠徐司判
作者: 马钰 〔元代〕
原文展示:
孤眠独处,不迷外境。常常留心内认。悟彻男清女浊,男动女静。即非世间男女,是无中些儿结正。谁信道,却元来便是,自家性命。捉住这般妙趣,便澄心遣欲,绝乎视听。杳杳冥冥恍恍,忽忽相应。其中有精有物,觉男儿自然怀孕。常清静,产胎仙,出现有准。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一人安静地睡觉,不被外界的环境所迷惑。常常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领悟到男性是清澈的,女性是浑浊的,男性是动的,女性是静的。其实这并不是世俗中男女的定义,而是无形中所结成的道理。谁能相信呢?其实这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的生命。抓住这样的妙趣,便能清心寡欲,超越视觉和听觉的束缚。在这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忽然有了些许的感应。在这个过程中,有精华和物质的交融,才使得男性自然地怀孕。常保持清静,才能孕育出仙胎,所产生的都是有规律的。
注释:
- 孤眠独处:独自一人静静地睡觉。
- 迷外境: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 男清女浊:指代男性的清澈与女性的浑浊。
- 无中些儿结正:无形中形成客观的道理。
- 自家性命:自己的生命本质。
- 澄心遣欲:清净内心,抑制欲望。
- 杳杳冥冥:模糊而幽暗的状态。
- 怀孕:在此指代一种精神的孕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著名道士、诗人,精通道教哲学及文学,作品多倾向于道教文化与哲学思想,提倡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马钰修道的时期,旨在探讨内心的真实与外界的关系,借以表达道教思想中的“清静无为”理念。
诗歌鉴赏:
《满庭芳》通过对内心与外界关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道教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人以“孤眠独处”开篇,表达了对外界的超然与独立,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诗中对男女的清浊、动静之辩,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更是道教哲学中“阴阳”思想的体现。
诗中所提到的“捉住这般妙趣”,展示了对生命本质的领悟,强调了内心的澄明与欲望的抑制。通过“杳杳冥冥”的描述,诗人引领读者进入一种无形的境界,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灵性体验。
诗的最后几句提到“常清静,产胎仙”,更是将清静的心态与精神的孕育紧密相连,暗示了在清静中可以获得更高的智慧与境界,体现了道教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眠独处,不迷外境:强调独处的宁静,内心不受外界的影响。
- 常常留心内认:时刻关注内心的真实状态。
- 悟彻男清女浊,男动女静:对男女特质的深刻理解。
- 即非世间男女,是无中些儿结正:揭示出世俗男女的表象与内在道理的区别。
- 谁信道,却元来便是,自家性命:质疑世俗对于生命本质的认知。
- 捉住这般妙趣,便澄心遣欲:领悟到内心的妙处,能够清心寡欲。
- 杳杳冥冥恍恍,忽忽相应:在无形中感受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其中有精有物,觉男儿自然怀孕:通过内在的精华与物质的结合,体现出孕育的过程。
- 常清静,产胎仙,出现有准:重申清静的重要性,孕育出有规律的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男性与女性的比喻,表达内在清静与外在动静的关系。
- 对仗:如“男动女静”,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 拟人:将内心的状态具象化,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内心的清静、对生命本质的认知,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我,体现了道教哲学对生命与宇宙关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孤眠:象征内心的宁静。
- 清静:代表一种理想的精神状态。
- 怀孕:不仅是生理现象,更是精神的孕育与成长。
- 仙胎:指代高层次的智慧与领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孤眠独处”中的“孤”字有何含义? A. 孤独
B. 孤立
C. 独立
D. 孤单 -
“男动女静”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A. 阴阳
B. 佛教
C. 儒家
D. 逻辑学 -
“常清静,产胎仙”中的“仙”指的是? A. 仙人
B. 精神的智慧
C. 仙境
D. 幽灵
答案: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的道教经典,探讨道与德的关系。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对宁静夜晚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马钰 vs. 王维:马钰的作品侧重于道教哲学的内省,而王维则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对元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深入分析。
- 《道教哲学与文学》:探讨道教思想如何影响文学创作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