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时间: 2025-04-29 15:23: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作者: 王采 〔宋代〕
绣屏晓梦鸳鸯侣。可惜夜来欢聚取。
几声低语记曾闻,一段新愁看乍觑。
繁红洗尽胭脂雨。春被杨花勾引去。
多情只有旧时香,衣上经年留得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清晨醒来时,梦中与爱人相聚的情景。她看到绣屏上描绘的鸳鸯,感慨夜间的欢聚已成过去。几声低语的回忆仍在耳畔,但却又增添了一丝新愁。春天的美好被杨花引走了,唯有心中对往日香气的思念,依然留存于衣上,久久无法散去。
注释
- 绣屏:指的是用绣花装饰的屏风,常用来隔断空间或装饰室内。
- 鸳鸯侣:鸳鸯是一种象征爱情的鸟,寓意成双成对的恋人。
- 欢聚:指愉快的相聚。
- 新愁:指新产生的忧愁。
- 胭脂雨:形容繁花似锦,雨水洗净花瓣的景象。
- 杨花:指垂杨树上的花絮,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 旧时香:指以往的美好回忆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采,字仲良,号惭愧,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常表达对爱情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玉楼春》写于王采生活中的某个春天,正值青年时期,可能是在与爱人分别后,借助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玉楼春》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春日晨光下一个女子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绣屏晓梦鸳鸯侣”引入,画面如诗如画,梦中的鸳鸯象征着美好的爱情。然而,紧接着的“可惜夜来欢聚取”则透露出一种遗憾,暗示过去的欢聚已不再。这里的对比手法极为高明,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几声低语记曾闻”一句,意在表达那段温馨的低语仍在耳边回响,却又引出“新愁”的叹息,展现出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春天的离去被比喻为“繁红洗尽胭脂雨”,一方面表现出春色的娇艳,另一方面则暗含着短暂和无常。
诗的结尾“多情只有旧时香,衣上经年留得住”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尽管春天已逝,但那份情感依然留在心底,仿佛在衣襟上留下了香气,永不散去。这种情感的持久与深沉,正是王采在诗中所要传达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绣屏晓梦鸳鸯侣:描绘了清晨醒来时,梦中与爱人相聚的美好情景。
- 可惜夜来欢聚取:表达了对夜间欢聚的惋惜,暗示这种美好已成往事。
- 几声低语记曾闻:回忆起梦中的低语,依然在心中回响。
- 一段新愁看乍觑:引入新的愁苦,心中情感的复杂。
- 繁红洗尽胭脂雨:形容春天的娇艳与短暂,花瓣被雨水洗净,象征美好的消逝。
- 春被杨花勾引去:春天的美好被杨花带走,代表着时光的流逝。
- 多情只有旧时香:强调对往昔香气的怀念,往日情感的深厚。
- 衣上经年留得住:尽管时光流逝,但那份记忆仍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好比作鸳鸯,表达爱情的美丽与脆弱。
- 拟人:春天被描绘为有意志的存在,能够被“杨花勾引去”。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思索与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深沉,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鸳鸯:象征爱情与和谐美好。
- 绣屏:代表内心的情感世界,梦境的美好。
- 春、杨花:象征青春的短暂与美丽,春天的流逝。
- 旧时香:代表美好记忆与过去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绣屏”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屏风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衣服
-
填空题:诗中提到“新愁”是因为什么?
-
判断题:诗中“杨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对/错)
答案:
- B
- 由于夜来欢聚已成过去,增加了新的忧愁。
- 错(“杨花”象征着春天的流逝与短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王采的《玉楼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女性对爱情的思索与对过往的怀念。王采侧重于春天的象征和内心的情感纠葛,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失去的爱情的深切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出女性细腻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采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