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时间: 2025-01-11 11:08:04

哀哀半规月,前日犹盈轮。

冉冉几何间,光彩倏已沦。

至精孰如斯,犹不逃亏盈。

天地亦无根,万化无长存。

矧兹寄一形,随天运浑冥。

若无重素规,谁信天地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哀哀半规月,前日犹盈轮。冉冉几何间,光彩倏已沦。至精孰如斯,犹不逃亏盈。天地亦无根,万化无长存。矧兹寄一形,随天运浑冥。若无重素规,谁信天地精。

白话文翻译

悲伤啊,那半圆的月亮,前几天还是圆满的。在短短的时间里,它的光彩突然消失了。最精美的东西也不过如此,仍然逃不过盈亏的变化。天地也没有根基,万物都不能长久存在。何况我们只是寄居在这一个形态中,随着天道的运行而浑浑噩噩。如果没有再次看到那圆规般的月亮,谁会相信天地的精华呢?

注释

  • 半规月:指半圆的月亮。
  • 盈轮:指圆满的月亮。
  • 冉冉:形容时间慢慢流逝。
  • 光彩倏已沦:光彩突然消失。
  • 至精:最精美的东西。
  • 亏盈:指月亮的盈亏变化。
  • 天地亦无根:天地也没有固定的根基。
  • 万化无长存:万物都不能长久存在。
  • 矧兹寄一形:何况我们只是寄居在这一个形态中。
  • 随天运浑冥:随着天道的运行而浑浑噩噩。
  • 重素规:再次看到那圆规般的月亮。
  • 天地精:天地的精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利登,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天地无根的感慨。诗人通过月亮的盈亏变化,比喻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亮为载体,通过对月亮的盈亏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天地无根的深刻感悟。诗中,“哀哀半规月,前日犹盈轮”描绘了月亮的盈亏变化,以此引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至精孰如斯,犹不逃亏盈”进一步强调了即使是至精至美的东西,也逃不过盈亏的变化,暗喻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天地亦无根,万化无长存”则将这种感慨扩展到天地万物,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哀哀半规月,前日犹盈轮:诗人以悲伤的语气描述了月亮的盈亏变化,前几天的圆满月亮现在已经变成了半圆。
  2. 冉冉几何间,光彩倏已沦:时间慢慢流逝,月亮的美丽光彩突然消失了。
  3. 至精孰如斯,犹不逃亏盈:即使是至精至美的东西,也逃不过盈亏的变化。
  4. 天地亦无根,万化无长存:天地也没有固定的根基,万物都不能长久存在。
  5. 矧兹寄一形,随天运浑冥:何况我们只是寄居在这一个形态中,随着天道的运行而浑浑噩噩。
  6. 若无重素规,谁信天地精:如果没有再次看到那圆规般的月亮,谁会相信天地的精华呢?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月亮的盈亏变化比喻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 拟人:将月亮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生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哀哀半规月,前日犹盈轮”。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无常和天地无根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月亮的盈亏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半规月:半圆的月亮,象征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 盈轮:圆满的月亮,象征完美和圆满。
  • 光彩倏已沦:月亮的美丽光彩突然消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
  • 天地精:天地的精华,象征宇宙的神秘和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哀哀半规月”中的“半规月”指的是什么? A. 半圆的月亮 B. 圆规 C. 半圆的地球 D. 半圆的太阳

  2. 诗中“至精孰如斯,犹不逃亏盈”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即使是至精至美的东西,也逃不过盈亏的变化 B. 月亮是最精美的东西 C. 月亮不会变化 D. 月亮的变化是美丽的

  3. 诗中“天地亦无根,万化无长存”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天地没有根基,万物都不能长久存在 B. 天地有根基 C. 万物都能长久存在 D. 天地和万物都有根基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也以月亮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 李白《静夜思》: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利登的《月》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以月亮为载体,但利登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天地无根的感慨,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利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