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中买归舟》
时间: 2025-01-26 04:09: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连雨中买归舟 曹彦约 〔宋代〕
泛菊囊萸事已休,光阴无脚驶如流。 更无出入消磨雨,只有悲凉断送秋。 戴屋未停持繖手,买舟先辨打篷头。 悬知明镜重飞处,昵昵灯前问鄂州。
白话文翻译:
菊花和茱萸的活动已经结束,时间没有脚却飞快流逝。 再也没有出入时被雨水消磨,只有悲凉的气氛送走了秋天。 屋顶还未停止持伞的手,买船前先要辨认船篷的头部。 预料到明镜再次飞起的地方,在亲切的灯光前询问鄂州的情况。
注释:
- 泛菊囊萸:指重阳节的活动,泛菊指赏菊,囊萸指佩戴茱萸。
- 光阴无脚:比喻时间流逝无形无迹。
- 消磨雨:指雨水阻碍出行,消磨时间。
- 悲凉断送秋:形容秋天的结束带来悲伤的情绪。
- 戴屋未停持繖手:指雨一直下,人们不停地持伞。
- 买舟先辨打篷头:买船前要先确认船篷的状况。
- 悬知:预料。
- 昵昵灯前:亲切的灯光下。
- 鄂州:地名,今湖北省鄂州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字子充,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此诗可能是在重阳节后,作者感受到秋天的结束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连续阴雨的天气中,作者准备买船归家时所作,通过描绘秋天的结束和雨天的持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归家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后的景象和连续的雨天,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归家的期待。诗中“光阴无脚驶如流”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而“只有悲凉断送秋”则进一步加深了秋天的悲凉氛围。后两句通过具体的动作“戴屋未停持繖手”和“买舟先辨打篷头”,展现了雨天的持续和作者对归家的准备,最后以“悬知明镜重飞处,昵昵灯前问鄂州”作结,预料未来的归家情景,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泛菊囊萸事已休”:重阳节的活动已经结束。
- “光阴无脚驶如流”:时间无形无迹地流逝。
- “更无出入消磨雨”:雨水不再阻碍出行。
- “只有悲凉断送秋”:只有悲凉的气氛送走了秋天。
- “戴屋未停持繖手”:雨一直下,人们不停地持伞。
- “买舟先辨打篷头”:买船前要先确认船篷的状况。
- “悬知明镜重飞处”:预料明镜再次飞起的地方。
- “昵昵灯前问鄂州”:在亲切的灯光下询问鄂州的情况。
修辞手法:
- 比喻:“光阴无脚驶如流”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只有悲凉断送秋”将悲凉拟人化,形容秋天的结束。
- 对仗:“泛菊囊萸事已休,光阴无脚驶如流”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感慨时光流逝和期待归家。通过描绘重阳节后的景象和连续的雨天,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归家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泛菊囊萸:重阳节的活动,象征秋天的节日。
- 光阴无脚:时间的流逝,象征无形无迹。
- 消磨雨:雨水阻碍出行,象征时间的消磨。
- 悲凉断送秋:秋天的结束,象征季节的变迁和悲伤的情绪。
- 戴屋未停持繖手:雨天的持续,象征不便和等待。
- 买舟先辨打篷头:买船前的准备,象征归家的期待。
- 悬知明镜重飞处:预料未来的情景,象征对未来的期待。
- 昵昵灯前:亲切的灯光,象征温暖和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泛菊囊萸”指的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答案:B
-
“光阴无脚驶如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
诗中“悲凉断送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B
-
“买舟先辨打篷头”中的“打篷头”指的是什么? A. 船的头部 B. 船篷的状况 C. 船的尾部 D. 船的侧面 答案:B
-
诗的最后一句“昵昵灯前问鄂州”表达了什么? A. 对鄂州的思念 B. 对鄂州的询问 C. 对鄂州的期待 D. 对鄂州的回忆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的宁静和诗人的隐逸情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曹彦约的《连雨中买归舟》都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而曹彦约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彦约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曹彦约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