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遍·秋风紧》
时间: 2025-01-10 18:46: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甘州遍·秋风紧
作者: 毛文锡 〔唐代〕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
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
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
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
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
白话文翻译:
秋风愈加紧迫,平坦的沙滩上,雁群飞得低低的,阵阵云彩一齐聚拢。
萧萧的风声、飒飒的边声此起彼伏,愁苦地听见戍楼的号角和征战的战鼓。
青色的坟冢在北边,黑色的山峦在西边。
沙子飞扬,聚散无定,往往路人因此迷失方向。
铁甲冰冷,战马的蹄下沾满了鲜血,打破了敌人的阵营。
凤皇的圣旨降下,步步踏上了那红色的阶梯。
注释:
- 平碛:指平坦的沙滩或沙地。
- 雁行低:指大雁飞行时的位置很低。
- 边声四起:指边疆的号角声、战鼓声等响起。
- 戍角:守卫边疆的号角声。
- 征鼙:战斗中的鼓声。
- 青冢:指青色的坟墓。
- 黑山:指黑色的山脉。
- 铁衣:指战士的铠甲。
- 破蕃奚:指打败敌人。
- 凤皇诏下:指皇命下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文锡,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常以边塞为题材,抒发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关怀。他的作品多描写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苦楚,风格悲壮。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国家动荡、边疆战争频繁时期,诗人在忧国忧民的情怀下创作,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感受与对士兵悲惨命运的关怀。
诗歌鉴赏:
《甘州遍·秋风紧》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感的边塞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渲染出一种紧迫、愁苦的氛围。开篇“秋风紧”直接点明了季节的特征,由此引出后续的描写。大雁低飞,阵云齐聚,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天意境。接着,诗人通过“萧萧飒飒”的声音和“戍角与征鼙”的描述,传达出战场的紧张和士兵的忧虑。
在具体意象上,青冢和黑山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牺牲。尤其是“铁衣冷,战马血沾蹄”,展现了战士的艰苦与流血牺牲,令人心痛。最后一联提到“凤皇诏下”,进一步暗示了国家的召唤与士兵的责任感,营造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悲壮情怀。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情感的表达也极为真挚,充分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紧:开头直接描绘秋风的紧迫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战争。
- 平碛雁行低,阵云齐:生动地描绘出自然景象与飞鸟的低飞,暗示一种紧张氛围。
- 萧萧飒飒,边声四起:声音描述强化了战争的临近,传达出士兵的焦虑。
- 青冢北,黑山西:地理描绘,双重意象对比,象征着死亡与险阻。
- 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沙尘的聚散无常,暗示战争带来的迷茫和无助。
- 铁衣冷,战马血沾蹄:战士的冷漠和战马的鲜血,深刻体现战争残酷。
- 破蕃奚:展示了士兵的勇气与战斗的果敢。
- 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最后以皇命强调责任,暗示士兵的使命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冢北,黑山西”,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风声、沙尘等被赋予了情感,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 比喻:将秋风与战争紧密关联,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反映了战争的紧迫性和士兵的艰辛,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主题深刻,情感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战争的来临。
- 雁行:代表着离别、思乡之情。
- 青冢与黑山:死亡与险恶,象征着战争的残酷。
- 沙飞:象征不稳定、不确定性。
- 铁衣与战马:体现士兵的装备与流血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秋风紧”中的“紧”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平静
- B. 紧迫
- C. 轻松
- D. 欢快
-
“青冢北,黑山西”中,青冢和黑山各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与死亡
- B. 友情与爱情
- C. 家乡与他乡
- D. 富贵与贫穷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王昌龄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写了边塞的战斗场景,表达了士兵的英勇与对家乡的思念。两者在主题上都有对战争的描绘,但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毛文锡的作品更为悲壮,而王昌龄的则稍显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网络资源:古诗文网、诗词在线
通过本次解析,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理解《甘州遍·秋风紧》的情感与意境,从而更好地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