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象罔亭偶成二绝》

时间: 2025-01-27 04:16:51

泛尽溪流数曲清,竹阴开处见新亭。

山翁不会题牌意,犹守枯支看道经。

意思解释

游象罔亭偶成二绝

作者: 韩维 〔宋代〕

原文展示

泛尽溪流数曲清,竹阴开处见新亭。
山翁不会题牌意,犹守枯支看道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清澈的溪流中泛舟,经过几曲水道,竹林的阴影下,我看见了一座新亭子。那位山中老者并不懂得亭子上的题字意思,他依然守着枯萎的树枝,静静地看着道教经典。

注释

  • 泛尽: 泛指游玩、漂流的意思。
  • 溪流: 小河流。
  • 竹阴: 竹子所遮蔽的阴影。
  • 新亭: 新建的亭子。
  • 山翁: 山中的老者。
  • 题牌: 指在亭子上题写的诗句或铭文。
  • 道经: 道教经典。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道经”可能指的是道教经典,如《道德经》。道教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与诗中的意境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仲明,号青山,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游览山水之间,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思想的欣赏,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游象罔亭偶成二绝》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对溪流、竹阴、新亭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水画。诗的开头“泛尽溪流数曲清”,以流畅的水流为引子,带出诗人悠然自得的游览体验,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目光转向竹林下的新亭,暗示着人文景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一个山中老者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亭子题字的无知与对道教经典的专注,似乎在强调对自然与人文的不同理解。老者的存在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深邃的哲思,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诗人在此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隐含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既可沉浸于自然之美,也可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泛尽溪流数曲清”:描绘了诗人游览的情景,溪水清澈,流淌的声音悦耳。
    • “竹阴开处见新亭”:通过竹林的阴影,出现了新建的亭子,增添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山翁不会题牌意”:山中的老者对于亭子上的题字毫无所知,表现出一种人与环境的隔阂。
    • “犹守枯支看道经”:他静静守着枯树,专注于道教经典,显示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 以“竹阴”比喻自然的庇护和宁静。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溪流: 象征着流动的生活与时间。
  • 竹阴: 代表自然的庇护和清幽。
  • 新亭: 象征人文景观的创造与文化的传承。
  • 山翁: 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对比,反映出一种独立于世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山翁”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山中的老者
    • C. 亭子的主人
  2. 诗中提到的“道经”主要指的是哪个宗教的经典?

    • A. 佛教
    • B. 道教
    • C. 儒教
  3. 诗中提到“竹阴开处见新亭”,这句中的“新亭”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回忆
    • B. 文化的传承
    • C. 自然的和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韩维的《游象罔亭偶成二绝》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着深厚的自然情感,但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和诗意,而韩维则在自然中引入了人文的思考,表现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韩维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