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木兰院次韵》

时间: 2025-01-26 01:47:56

苦吟清漏迢迢极,月过花西尚未眠。

犹忆故山欹警枕,夜来呜咽似流泉。

意思解释

和袭美木兰院次韵

作者:陆龟蒙 〔唐代〕

原文展示:

苦吟清漏迢迢极,月过花西尚未眠。
犹忆故山欹警枕,夜来呜咽似流泉。

白话文翻译:

在寂静的夜里,我苦苦吟诵,时间悄然流逝,月亮已经越过了花丛的西边,我却仍然未能入睡。
我依然想起故乡的山,头靠在警醒的枕头上,夜里听到的呜咽声,仿佛是流泉的声音。

注释:

  • 苦吟:苦苦地吟诵,表达了作者在创作上的艰辛和执着。
  • 清漏:指时间的流逝,静谧的夜晚中时间的细微流动。
  • 犹忆:仍然怀念,表示思乡之情。
  • 欹警枕:头靠在醒着的枕头上,形象地描绘了难以入眠的状态。
  • 呜咽:形容微弱的哭泣声,表达夜的凄凉和思乡的情感。
  • 流泉:泉水的流动声,象征着自然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故山”常被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在古代诗歌中,山水常常是情感寄托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约708年-约788年)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夜深人静时,诗人因思乡而难以入眠,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唐代是诗歌繁荣的时代,许多诗人都在创作中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幽的夜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以“苦吟”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在夜深时分努力创作的情景,诗人通过“月过花西”将时间推移的细腻感受传达出来,仿佛月光如水,悄然而至。而“尚未眠”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故乡的思念。后两句则通过对故乡的回忆,进一步加深了思乡的情感。这里的“夜来呜咽似流泉”不仅描绘了夜的静谧和忧伤,也传达出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流泉的意象更增添了诗的灵动之感。整首诗在音韵上和意象上都相得益彰,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情感深刻的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苦吟清漏迢迢极:在漫长的清夜中,我苦苦吟诵,时间的流逝似乎很遥远。
  2. 月过花西尚未眠:月亮已经越过了花丛的西边,我却仍然未能入睡。
  3. 犹忆故山欹警枕:我仍然怀念故乡的山,头倚在警醒的枕头上。
  4. 夜来呜咽似流泉:夜里听到的呜咽声,像是流泉的声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的声音比作流泉,增加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呜咽”赋予声音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在创作时的孤独和无奈,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代表美好的事物,衬托诗人的思绪。
  • 故山:思乡的寄托,象征着温暖的回忆。
  • 流泉:自然的声音,象征情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苦吟”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吟诵
    B. 苦苦的吟诵
    C. 悠闲的吟诵

  2. 诗中提到的“犹忆故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的怀念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3. “夜来呜咽似流泉”中的“呜咽”是什么样的声音? A. 欢快的声音
    B. 微弱的哭泣声
    C. 清脆的鸟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和袭美木兰院次韵》更多地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乡,而《登鹳雀楼》则是在壮丽的自然景观中抒发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
  • 《唐代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