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世妆》
时间: 2025-01-26 04:27: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题目是《时世妆》,描绘了当时流行的妆容风格。诗中提到,这种妆容从城中流传开来,影响了四面八方。时下的流行风尚没有地域限制,面颊上不再涂抹朱红,脸上也没有粉妆。嘴唇涂抹的黑色膏状物让嘴唇看起来像泥土一样,双眉被画成了低垂的八字形状。美丑、黑白的标准都失去了原本的特性,妆成之后竟似乎在含着悲伤地哭泣。头发盘成的圆髻样式没有鬓发,脸颊上的红晕也不自然,呈现出一种赭色的状态。作者回忆起昔日的自然风貌,提到在伊川中曾见过辛有(指辛弃疾)知晓战事的模样。最后,作者提醒君子要记住元和年间的妆梳,那些堆成髻的样子和赭色的面庞并非华丽的风尚。
注释
- 时世妆:指当时流行的妆容。
- 腮不施朱面无粉:面颊上不涂朱红,脸上也没有粉妆。
- 乌膏:指涂抹在嘴唇上的黑色膏状物。
- 双眉画作八字低:眉毛被画成八字形,且位置较低。
- 妍媸黑白失本态:美与丑、黑与白的标准都失去了原本的样子。
- 圆鬟无鬓:头发盘成圆髻,但没有鬓发。
- 斜红不晕赭面状:脸上的红晕不自然,呈现赭色状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对社会生活的关怀著称。白居易的作品多关注民生,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大众喜爱。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风气变迁之时,描绘了当时流行的妆容与社会风尚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美学和女性妆容的思考。
诗歌鉴赏
《时世妆》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白居易对当时流行妆容的批评与反思。诗的开头,诗人以“时世妆”作为主题,表达了对流行趋势的关注。接着,诗中通过对妆容的具体描绘,揭示出当时女性在妆容上追求的极端与不自然。诗人强调,妆容的变化使得女性的美与丑、黑与白都失去了本来的样子,反而显得有些悲伤。这样的描写不仅仅是在描述妆容的外在形式,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美与真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在结构上,诗歌的每一个句子都紧密相连,形成了完整的逻辑链条,展示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传达出一种对美的追求与对社会风尚的反思,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妆容的短诗,更是对当时社会风尚和文化审美的一种深刻探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开篇直接点出主题,强调流行妆容的广泛传播。
-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流行的妆容没有地域限制,反映出当时社会审美的普遍化。
-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细致地描写妆容的细节,突出其不自然的效果。
-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强调妆容对女性本真的扭曲,使其失去了原有的美好。
-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继续描绘妆发,表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状态。
-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借用历史典故,表现出对自然与真诚的怀念。
-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提醒人们要记住更自然的美,不应盲目追求时尚。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妍媸黑白失本态”。
- 比喻:将嘴唇比作泥土,形象生动。
- 反问:通过对比昔日美态与现今妆容的变化,引发读者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时世妆容的描绘,表达了对流行时尚的批判与对自然美的渴望,体现出诗人对社会风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妆容:象征着社会风尚与女性的自我表现,反映出外在美与内在真实的矛盾。
- 朱红与粉妆:代表传统审美与自然之美的对比,揭示出社会对女性美的标准变迁。
- 八字眉与黑唇:体现了妆容的极端化,反映出对美的追求走向了失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时世妆》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
诗中提到,流行妆容的特点是什么?
- A) 面颊施朱,脸上无粉
- B) 腮不施朱,面无粉
- C) 妆容华丽,颜色鲜艳
- D) 只用自然色彩
-
诗中提到的“伊川”指的是什么?
- A) 地名
- B) 人名
- C) 风俗
- D) 材料
答案:
- C) 白居易
- B) 腮不施朱,面无粉
- A) 地名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女性妆容与风尚。
- 杜甫的《春望》反映社会风气的变化。
-
诗词对比:
- 比较白居易的《时世妆》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的不同,前者关注社会风俗与女性形象,后者则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