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知己》

时间: 2025-01-11 14:22:40

亦忝受恩身,当殊投刺新。

竟蒙分玉石,终不离埃尘。

大谷非无暖,幽枝自未春。

昏昏过朝夕,应念苦吟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献知己
作者: 喻凫 〔唐代〕

亦忝受恩身,当殊投刺新。
竟蒙分玉石,终不离埃尘。
大谷非无暖,幽枝自未春。
昏昏过朝夕,应念苦吟人。


白话文翻译

我也受到了恩惠,应该更好地回报朋友。
然而最终得到的只是一块玉石,心中却始终不离尘埃。
大山谷里虽然没有温暖,幽静的枝头依然未见春天的到来。
在这昏昏沉沉的日子里,经过了朝夕的更替,希望你能想到我这个苦于吟咏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1. :谦辞,表示惭愧。
  2. 投刺:指以感激之心回报。
  3. 分玉石:指得到的珍贵之物,象征恩惠。
  4. 埃尘:比喻污浊的环境或世俗的纷扰。
  5. 大谷:指深山大谷。
  6. 幽枝:指隐秘的树枝,象征孤独。
  7. 昏昏:形容昏暗,模糊不清。

典故解析:

  • 玉石:在古代,玉石象征着宝贵和高尚,诗人提到“分玉石”意味着他所接受的恩惠是珍贵的。
  • 埃尘:常用于形容世俗的烦恼和物质的污浊,反映了诗人的心境与理想的冲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喻凫,唐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为稀少,但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友情、理想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面临诸多困惑与挑战,表达了对知己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反思。


诗歌鉴赏

《献知己》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知己的感激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首句“亦忝受恩身”,道出了诗人与知己之间的恩情与感激,接着用“竟蒙分玉石”暗示自己所获得的恩惠虽珍贵,但内心却始终被世俗所困扰。

诗中“大谷非无暖,幽枝自未春”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山谷虽有温暖的象征,却因幽枝的孤寂而无春意,暗示诗人虽然受到恩惠,但内心仍在挣扎,缺乏温暖与生机。最后一句“应念苦吟人”,呼唤友人对其苦吟生涯的理解与关怀,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既有对友谊的珍视,又有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亦忝受恩身:我也感受到别人对我的恩惠,心中感到惭愧。
  2. 当殊投刺新:理应以更好的方式来回报这份恩情。
  3. 竟蒙分玉石:最终得到的恩惠犹如珍贵的玉石,显得弥足珍贵。
  4. 终不离埃尘:然而我内心依旧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不曾得到真正的解脱。
  5. 大谷非无暖:虽然在深山大谷中也有温暖的存在。
  6. 幽枝自未春:但那隐秘的树枝依旧没有春天的气息,象征着孤独。
  7. 昏昏过朝夕:在这昏暗的日子里,时光悄然流逝。
  8. 应念苦吟人:希望你能想起我这个在苦苦吟咏的人。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石”比喻珍贵的恩惠,强调其价值。
  • 拟人:将“幽枝”赋予春天的特性,展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表达对知己的感激与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恩惠:象征友情与感激,突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2. 玉石:代表珍贵的事物,象征着诗人所得到的恩惠。
  3. 埃尘:代表世俗的烦恼,象征诗人内心的挣扎。
  4. 幽枝:象征孤独与隐秘的情感,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5. 大谷:象征自然与生命,隐含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亦忝受恩身”中的“忝”是什么意思?
    A. 感激
    B. 惭愧
    C. 受益
    D. 幸福

  2. 诗中“大谷非无暖”的意图是什么?
    A. 生活中无温暖
    B. 生活中有温暖
    C. 深山没有春天
    D. 诗人感到孤独

  3. “应念苦吟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生活的厌倦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赠友人》 - 王之涣
  2. 《相见欢》 - 李煜
  3. 《夜泊牛津》 - 张继

诗词对比:

  • 喻凫的《献知己》王之涣的《赠友人》,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悟,但王之涣的作品更为直接,着重于对友人的祝福,而喻凫则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孤独与无奈。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文学风格。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