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科试)》

时间: 2025-01-11 14:57:44

皎皎秋中月,团团海上生。

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

渐出三山岊,将凌一汉横。

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

此时尧砌下,蓂荚自将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皎皎秋中月,团团海上生。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渐出三山岊,将凌一汉横。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此时尧砌下,蓂荚自将荣。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秋月高悬,圆圆地在海上升起。月光洒满大地,如同金镜展开,月亮如玉壶般清澈。渐渐地从三山之间升起,即将横跨银河。嫦娥在月宫中尝药,乌鹊因惊扰而绕树飞舞。月光照在水面上显得格外洁白,浮云的颜色也最为明亮。此时在尧帝的台阶下,蓂荚草自然地茂盛。

注释:

  • 皎皎:明亮的样子。
  • 团团:圆圆的样子。
  • 金镜:比喻明亮的月光。
  • 玉壶:比喻清澈的月亮。
  • 三山:指神话中的三座神山。
  • 岊:山脚。
  • 一汉:指银河。
  • 素娥:指嫦娥,月宫中的仙女。
  • 乌鹊:传说中的鸟,因惊扰而绕树飞舞。
  • 尧砌:指尧帝的台阶。
  • 蓂荚:一种草,传说中尧帝时每月初一至十五生长,象征吉祥。

典故解析:

  • 素娥尝药:出自《淮南子》,讲述嫦娥偷吃不死药后飞升月宫的故事。
  • 乌鹊绕枝:出自《庄子》,形容乌鹊因惊扰而绕树飞舞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海上明月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神话传说的联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海上明月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月光的明亮和清澈,以及月下神话传说的联想。诗中“皎皎秋中月,团团海上生”描绘了月亮的明亮和圆满,而“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则进一步以金镜和玉壶比喻月光的明亮和清澈。后文通过“渐出三山岊,将凌一汉横”描绘了月亮从山间升起,横跨银河的壮丽景象。诗中还融入了嫦娥尝药和乌鹊绕枝的神话传说,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广度。最后,诗人以尧砌下的蓂荚草自然茂盛作结,寓意吉祥和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神话传说的巧妙运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皎皎秋中月,团团海上生:描绘秋夜明亮的月亮在海上升起的景象。
  • 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以金镜和玉壶比喻月光的明亮和清澈。
  • 渐出三山岊,将凌一汉横:描绘月亮从山间升起,横跨银河的壮丽景象。
  • 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融入嫦娥尝药和乌鹊绕枝的神话传说。
  •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描绘月光照在水面和浮云上的明亮色彩。
  • 此时尧砌下,蓂荚自将荣:以尧砌下的蓂荚草自然茂盛作结,寓意吉祥和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影开金镜满”和“轮抱玉壶清”,以金镜和玉壶比喻月光的明亮和清澈。
  • 拟人:如“素娥尝药去”,将嫦娥拟人化,赋予其动作和情感。
  • 对仗:如“皎皎秋中月,团团海上生”和“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形成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海上明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神话传说的联想。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月光的明亮和清澈,以及月下神话传说的联想,寓意吉祥和美好。

意象分析:

  • 皎皎秋中月:明亮的秋月,象征光明和美好。
  • 团团海上生:圆圆的月亮在海上升起,象征圆满和完整。
  • 金镜:明亮的月光,比喻光明和清澈。
  • 玉壶:清澈的月亮,比喻纯净和美好。
  • 素娥尝药:嫦娥在月宫中尝药,象征神话传说和神秘。
  • 乌鹊绕枝:乌鹊因惊扰而绕树飞舞,象征动态和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影开金镜满”中的“金镜”比喻什么? A. 月亮 B. 阳光 C. 水面 D. 镜子
  2. 诗中提到的“素娥尝药去”涉及哪个神话故事? A. 嫦娥奔月 B. 牛郎织女 C. 后羿射日 D. 夸父追日
  3. 诗中“此时尧砌下,蓂荚自将荣”中的“蓂荚”象征什么? A. 吉祥 B. 悲伤 C. 孤独 D. 忧愁

答案:

  1. A. 月亮
  2. A. 嫦娥奔月
  3. A. 吉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九龄《望月怀远》: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李白《静夜思》: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月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九龄《望月怀远》与李华《海上生明月》:两者都以月亮为主题,但张九龄的诗更侧重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李华的诗则更侧重于描绘月光的明亮和清澈,以及月下神话传说的联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多首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