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时间: 2025-04-27 01:57:25

忽忝专城奉六条,自怜出谷屡迁乔。

驱车虽道还家近,

捧日惟愁去国遥。

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

江天夜夜知消息,长见台星在碧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忽忝专城奉六条,自怜出谷屡迁乔。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江天夜夜知消息,长见台星在碧霄。

白话文翻译

突然被任命为专城之官,遵守六条法令,自怜自己像出谷的鸟儿一样,屡次迁徙。虽然驾车回家近了,但捧着太阳,只愁离国都遥远。昨天经过装饰华丽的门户,今天乘风帆船,常常怀念简朴的生活。江天夜夜传来消息,常常看到台星在碧蓝的天空中。

注释

  • 忽忝专城奉六条:忽忝,突然被任命。专城,指担任重要城市的官职。奉六条,遵守六条法令。
  • 自怜出谷屡迁乔:出谷,比喻离开故乡。屡迁乔,多次迁徙。
  • 驱车虽道还家近:驱车,驾车。还家近,回家的路近了。
  • 捧日惟愁去国遥:捧日,比喻忠诚于国家。去国遥,离国都遥远。
  • 朱户昨经新棨戟:朱户,装饰华丽的门户。新棨戟,新的仪仗。
  • 风帆常觉恋箪瓢:风帆,乘风帆船。箪瓢,简朴的生活。
  • 江天夜夜知消息:江天,江河和天空。知消息,传递消息。
  • 长见台星在碧霄:台星,指天上的星宿。碧霄,碧蓝的天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肇,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卢肇在被任命为某城官职后,表达了自己对官职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透露出对简朴生活的怀念和对国家忠诚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职的荣耀与简朴生活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忽忝专城奉六条”和“自怜出谷屡迁乔”展现了诗人对新官职的接受和对频繁迁徙的感慨。“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后两句“江天夜夜知消息,长见台星在碧霄”则以宏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天命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忽忝专城奉六条:诗人突然被任命为重要城市的官职,遵守六条法令,表达了对此任命的接受。
  2. 自怜出谷屡迁乔:诗人自怜自己像出谷的鸟儿一样,多次迁徙,表达了对频繁迁徙的感慨。
  3. 驱车虽道还家近:虽然驾车回家的路近了,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4. 捧日惟愁去国遥:捧着太阳,只愁离国都遥远,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
  5. 朱户昨经新棨戟:昨天经过装饰华丽的门户,今天乘风帆船,表达了对官职的荣耀。
  6. 风帆常觉恋箪瓢:常常怀念简朴的生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怀念。
  7. 江天夜夜知消息:江河和天空夜夜传递消息,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8. 长见台星在碧霄:常常看到台星在碧蓝的天空中,表达了对天命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自怜出谷屡迁乔”中的“出谷”比喻离开故乡,“捧日”比喻忠诚于国家。
  • 对仗:如“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新官职的接受、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通过对比官职的荣耀与简朴生活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出谷:比喻离开故乡。
  • 捧日:比喻忠诚于国家。
  • 朱户:装饰华丽的门户,象征官职的荣耀。
  • 箪瓢:简朴的生活,象征对简朴生活的怀念。
  • 台星:天上的星宿,象征天命和国家的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忽忝专城奉六条”中的“忽忝”是什么意思? A. 突然被任命 B. 突然离开 C. 突然思念 D. 突然归来

  2. 诗中“自怜出谷屡迁乔”中的“出谷”比喻什么? A. 离开故乡 B. 离开国家 C. 离开城市 D. 离开家庭

  3. 诗中“捧日惟愁去国遥”中的“捧日”比喻什么? A. 忠诚于国家 B. 忠诚于家庭 C. 忠诚于朋友 D. 忠诚于自己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怀念和对官职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卢肇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战乱的忧虑,而卢肇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官职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肇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