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博士竹图》
时间: 2025-01-11 05:10:44意思解释
柯博士竹图
原文展示:
先生元是丹丘仙,迎风一笑春翩翩。
琅玕满腹造化足,须臾笔底开渭川。
我家只在山阴曲,修竹森森照溪绿。
只今榛莽暗荒烟,梦想清风到茅屋。
今朝看画心茫茫,坐久忽觉生清凉。
夜深明月入高堂,吹箫唤来双凤凰。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本是丹丘的仙人,迎风微笑,春天的气息随之而来。
他胸怀琅玕,才华横溢,片刻之间便能在纸上描绘出大河的壮丽。
我家就坐落在山阴的曲处,修竹林立,映照着溪水的碧绿。
如今荒草杂生,烟雾弥漫,心中渴望清风能吹到我的茅屋。
今天看这幅画,心中空灵迷茫,坐久了忽然感到一阵清凉。
夜深人静,明月照入高堂,吹箫的声音唤来了双凤凰。
注释:
- 丹丘: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象征道家文化。
- 琅玕:比喻美玉,常用来形容人的才华。
- 渭川:指渭河,象征大自然的壮丽。
- 榛莽:指杂草丛生的地方。
- 茅屋:简陋的住房,象征一种隐逸生活。
- 双凤凰:象征吉祥与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画家、诗人,擅长山水、竹子画,崇尚自然,作品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出道家思想的影响。
创作背景:
《柯博士竹图》创作于王冕隐居于山阴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反映了王冕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诗歌鉴赏:
《柯博士竹图》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的诗,诗人在描绘竹子的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家文化的推崇和对自然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丹丘仙”,既是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对自我精神境界的追求。王冕通过“迎风一笑春翩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仿佛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接着,诗人用“琅玕满腹造化足”来表达自己胸怀才华,能够在瞬间创造出美丽的画面,这种自信与对艺术的热爱相互交融,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随后“我家只在山阴曲,修竹森森照溪绿”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竹林与碧绿的溪水相映成趣,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图景。
诗的最后几句,描绘了夜深明月照入高堂,吹箫唤来双凤凰的场景,充满了梦幻的气息,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超然的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描写,还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体现了王冕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元是丹丘仙:诗人以“先生”称呼竹画的主人,暗示他具有仙人般的气质,且与道教文化相联系。
- 迎风一笑春翩翩:以“迎风一笑”描绘出一种洒脱自信的形象,春天的气息随之而来,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 琅玕满腹造化足:形容画者才华横溢,能够创造出美丽的画面,展现出对艺术的热爱。
- 须臾笔底开渭川:诗人用“须臾”强调瞬间的创造力,表现出画者在艺术创作上的功力。
- 我家只在山阴曲:诗人自谦地表达自己隐居于此的生活,传递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 修竹森森照溪绿:生动地描绘出竹林与溪水的和谐美,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好。
- 只今榛莽暗荒烟:转而描绘眼前的荒凉,表达对自然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梦想清风到茅屋:表达对自然清新的期待,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
- 今朝看画心茫茫:在观看画作时,诗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的心境。
- 坐久忽觉生清凉:长时间静坐后,感受到清风的凉意,象征着内心的平静。
- 夜深明月入高堂:夜晚明月照进高堂,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吹箫唤来双凤凰:用箫声唤来吉祥的象征,寓意着美好的愿望与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高洁的象征,表达诗人对竹子的喜爱。
- 拟人:通过“迎风一笑”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呈现出对称美,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竹子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不仅象征坚韧与高洁,也代表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坚韧、高洁,代表自然的美好和精神的追求。
- 明月:象征清澈、高远的境界,寓意宁静与和谐。
- 凤凰:象征吉祥与美好,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丹丘”指的是什么? A. 仙人居所
B. 山名
C. 河流 -
诗人通过“修竹森森照溪绿”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荒凉
B. 和谐美好
C. 灰暗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吹箫唤来双凤凰”意味着什么? A. 召唤好运
B. 追忆往事
C. 享受孤独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冕的《柯博士竹图》和王维的《山中杂诗》均描绘了自然,但王冕更侧重于对竹子的赞美,而王维则注重山水的意境和哲理。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王冕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