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湖上,和李溉之》
时间: 2025-01-10 22:04: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字令 湖上,和李溉之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六桥如画,看地雄两浙,人骄三楚。
谁隔荷花,听水调兰棹采莲船去。
鹤舞盘云,虹消歇雨,一缕南山雾。
冷香凝绿,嫩凉生满庭宇。
犹记醉客吹箫,自苏郎去后,别情无数。
明月天坛尘世远,青鸟替人传语。
玉解连环,书裁折叠,没放相思处。
裴公亭上,诗来还是怀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湖上的美丽风景,六座桥如同画卷般美丽,令人想起江南的繁华。谁在荷花间隔着,听那轻轻的水声,和兰棹划船去采莲呢?白鹤在云间翩翩起舞,彩虹在雨后消失,南山的雾气缭绕。清冷的香气凝聚在绿叶上,凉意遍布整个庭院。我仍记得那位醉客吹箫的情景,自从苏郎离去后,分离的情感无数。明月高挂,天坛远离尘世,青鸟替人传达情意。玉石解开了连环,书信裁折叠,却没有放下那份思念。站在裴公亭上,诗意依旧是怀古的情怀。
注释
- 六桥如画:形容湖上的六座桥美如画。
- 两浙:指浙江地区,历史上被称为两浙。
- 三楚:楚国的地理区域,古代指的是湖北、湖南一带。
- 兰棹:兰草制成的船桨,形容轻盈优雅。
- 鹤舞盘云:白鹤在云间飞翔,生动形象。
- 青鸟:传递消息的鸟,古代常用来比喻信使。
- 玉解连环:比喻情感的复杂和难以解开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词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的美景和人情世故为题材,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江南的自然风光密切相关,表现出诗人对湖上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往事的追忆与思念,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生活。
诗歌鉴赏
张可久的《百字令》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整首词通过对湖上景色的描写,勾勒出一个清新优雅的氛围。诗的开头“六桥如画”便设下了一个美丽的背景,接着通过“谁隔荷花”引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多次运用自然意象,如“鹤舞”、“虹消歇雨”、“冷香凝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细致的观察。同时,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经历,尤其是那份对“自苏郎去后,别情无数”的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通过对明月和青鸟的描写,诗人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明月象征着遥远的理想和思念的寄托,而青鸟则是传递情感的使者。这种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最后,诗人站在裴公亭上,回想往事,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往昔情感的追寻,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桥如画”:开篇即以美景吸引读者,展现湖上的桥梁之美。
- “看地雄两浙,人骄三楚”:地理位置的描述,叙述了江南的繁华。
- “谁隔荷花,听水调兰棹采莲船去”:诗人通过提问引发思考,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向往。
- “鹤舞盘云,虹消歇雨”: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和谐美。
- “冷香凝绿,嫩凉生满庭宇”:描绘了庭院的清新气息。
- “犹记醉客吹箫,自苏郎去后”:回忆往事,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明月天坛尘世远,青鸟替人传语”:远离尘世的思考与情感的传递。
- “玉解连环,书裁折叠”:表达了对爱情的感慨与思念。
- “裴公亭上,诗来还是怀古”:结尾感叹历史的悠久与个人的情感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桥比作画,生动形象。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如“鹤舞”、“青鸟替人传语”。
- 对仗:在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桥:象征连接,代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常与爱情相联系。
- 鹤:象征高雅与自由,常用来表达诗人的志向。
- 明月:象征遥远的思念与理想。
- 青鸟:传递情感的信使,代表对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六桥如画”中的“六桥”主要指的是?
A. 湖上的桥
B. 山上的桥
C. 历史上的桥
D. 小说中的桥 -
诗中提到的“青鸟”象征什么?
A. 美好
B. 传递消息
C. 自由
D. 分离 -
“犹记醉客吹箫,自苏郎去后”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思念
C. 无奈
D.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张可久的《百字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往事的思念,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后者则深刻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