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斅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
时间: 2025-01-11 02:00: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斅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 卢纶 〔唐代〕
挺赟惠学该儒释,袖有颜徐真草迹。 一斋三请纪行诗,诮我垂鞭弄鸣镝。 寺悬金榜半山隅,石路荒凉松树枯。 虎迹印雪大如斗,闰月暮天过得无。
白话文翻译:
挺赟既精通儒学又深谙佛理,他的袖中藏有颜真卿和徐浩的真草书法。 他三次邀请我为他的行程写诗,我笑着回应他像是在挥鞭作响。 寺庙的金榜悬挂在半山腰,石路荒凉,松树枯萎。 雪地上老虎的足迹大如斗,闰月的暮色中是否能平安度过。
注释:
字词注释:
- 挺赟:人名,诗中的主人公。
- 惠学:精通学问。
- 该:兼备,精通。
- 儒释:儒家和佛家。
- 颜徐真草迹:指颜真卿和徐浩的书法作品。
- 一斋三请:多次邀请。
- 纪行诗:记录行程的诗。
- 诮:嘲笑,这里指轻松的回应。
- 垂鞭弄鸣镝: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
- 金榜:指寺庙的匾额。
- 半山隅:半山腰。
- 虎迹:老虎的足迹。
- 闰月:农历中多出的一个月。
典故解析:
- 颜徐真草迹:颜真卿和徐浩都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与钱起、韩翃、李端等人并称“大历十才子”。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卢纶为友人挺赟送行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祝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纶在友人挺赟归隐翠微寺时所作,通过描绘寺庙的荒凉景象和友人的学识,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对其归隐生活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挺赟学识的赞美和对寺庙荒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挺赟惠学该儒释”一句,直接赞扬了挺赟的学识渊博,而“寺悬金榜半山隅”等句,则通过对寺庙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荒凉的氛围,与挺赟的归隐生活相呼应。最后两句“虎迹印雪大如斗,闰月暮天过得无”,则通过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福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挺赟惠学该儒释:挺赟既精通儒学又深谙佛理,显示出他的学识渊博。
- 袖有颜徐真草迹:他的袖中藏有颜真卿和徐浩的真草书法,显示出他的文化修养。
- 一斋三请纪行诗:他多次邀请我为他的行程写诗,显示出他对诗人的尊重。
- 诮我垂鞭弄鸣镝:我笑着回应他像是在挥鞭作响,显示出诗人的轻松自在。
- 寺悬金榜半山隅:寺庙的金榜悬挂在半山腰,描绘出寺庙的位置和景象。
- 石路荒凉松树枯:石路荒凉,松树枯萎,描绘出寺庙周围的荒凉景象。
- 虎迹印雪大如斗:雪地上老虎的足迹大如斗,通过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闰月暮天过得无:闰月的暮色中是否能平安度过,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虎迹印雪大如斗”通过比喻老虎的足迹大如斗,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
- 寓言:通过描绘虎迹和闰月的暮色,寓言式地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学识的赞美和对寺庙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对其归隐生活的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挺赟:学识渊博的友人。
- 颜徐真草迹:文化修养的象征。
- 金榜:寺庙的匾额,象征着寺庙的地位。
- 石路荒凉松树枯:荒凉景象的描绘。
- 虎迹:未来的不确定感的象征。
- 闰月暮天:时间的流逝和未来的不确定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挺赟”是指: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友人 C. 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D. 一位著名的学者
-
“袖有颜徐真草迹”中的“颜徐”指的是: A. 颜真卿和徐浩 B. 颜回和徐光启 C. 颜渊和徐霞客 D. 颜师古和徐祯卿
-
诗中提到的“金榜”是指: A. 科举考试的榜单 B. 寺庙的匾额 C. 诗人的作品 D. 书法作品
-
“虎迹印雪大如斗”中的“虎迹”象征着: A. 危险 B. 力量 C. 未来的不确定感 D. 神秘
答案:1. B 2. A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静谧景象,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卢纶的《斅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静谧景象,但卢纶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祝福,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纶的所有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唐代诗人传记》:提供了唐代主要诗人的详细传记,有助于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