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

时间: 2025-01-11 03:00:38

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

因逢内火千家静,

便睹行春万木荣。

深浅山容飞雨细,萦纡水态拂云轻。

腰章本郡谁相似,数日临人政已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
作者: 皎然 〔唐代〕

寒食江天气最清,
庾公晨望动高情。
因逢内火千家静,
便睹行春万木荣。
深浅山容飞雨细,
萦纡水态拂云轻。
腰章本郡谁相似,
数日临人政已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美好景象。江边的天气最为清朗,庾公在早晨的远望中感受到高昂的情绪。趁着千家万户都在静默中度过这个节日,我看到春天的万树繁荣。山的深浅在细雨中显得更为柔美,环绕的水面轻轻拂动着云彩。腰间佩戴的章符,哪位同乡能与我相似呢?经过几天的观察,政事已经得以成形。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春秋时期设立的传统节日,纪念介子推。
  • 庾公:指庾信,唐代著名的诗人。
  • 内火:指家中炉火,象征温暖与宁静。
  • 行春: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 腰章:腰间的印章,象征身份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约759-约810),唐代诗人,字仲明,号浑源,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为寒食节期间,诗人可能在江边写作,描绘春日的美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天的向往与对节日的感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寒食节的深刻感悟。开篇的“寒食江天气最清”,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清晨的宁静与美好。接着,庾公的高情远望,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开阔的视野,诗人借助庾公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高昂与期待。第三句中的“千家静”,则反映出节日的氛围,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选择安静的庆祝方式,传达出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

接下来的描写“便睹行春万木荣”,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春天的万物复苏与繁荣,是对节日的美好期盼。后面“深浅山容飞雨细”,展现了细雨蒙蒙的山景,诗人在此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水之间的柔美,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事的思考,“腰章本郡谁相似,数日临人政已成”,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与对社会的观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食江天气最清:寒食节期间,江边的天气清澈明朗,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庾公晨望动高情:庾公在晨光中远望,心中涌起高昂的情绪,表现出对自然的感动和对生活的热爱。
  3. 因逢内火千家静:正值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在静静度过这个节日,体现出一种节日的安宁与温馨。
  4. 便睹行春万木荣:因而看到春天的万物复苏,树木繁荣,生机盎然。
  5. 深浅山容飞雨细:山的轮廓在细雨中变得柔和,展现出细腻的自然景象。
  6. 萦纡水态拂云轻:水面轻轻拂动着云彩,表现出水的柔和与轻盈,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7. 腰章本郡谁相似:腰间的印章,谁能和我相似,表达出作者对自己身份的思考。
  8. 数日临人政已成:经过几天的观察,政务已然完成,体现出诗人对政事的关注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深浅山容”和“飞雨细”形成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的自然景色与节日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自己身份的思考,展现出内心的独特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象征节日与传统,承载着文化的记忆。
  • :代表自然的宁静与辽阔。
  • :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寓意柔和与细腻,增强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江天气最清”中的“寒食”指的是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清明节
    • C. 寒食节
    • D. 端午节
  2. “因逢内火千家静”中的“内火”指的是什么?

    • A. 烧水的火
    • B. 炉灶的火
    • C. 家庭的温暖
    • D. 灯光
  3. 诗中提到的“庾公”是谁?

    • A. 唐代诗人庾信
    • B. 唐代书法家
    • C. 唐代画家
    • D. 唐代政治家

答案

  1. C. 寒食节
  2. B. 炉灶的火
  3. A. 唐代诗人庾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皎然的《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皎然更注重节日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表达了战乱中的忧愁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