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师一念登初地,
佛国笙歌两度来。
唯有门前古槐树,
枝低只为挂银台。
白话文翻译:
我的老师一念之间就登上了初地,
佛国的音乐与歌声已两次降临。
唯有门前那棵古老的槐树,
它的枝条低垂,仅仅是为了挂住银台。
注释:
- 师:指师父,佛教中称为老师。
- 一念:佛教中常用的概念,指一瞬间的思维或觉悟。
- 初地:佛教中称“初地”为菩萨的第一个境界。
- 佛国:指净土或佛的世界,象征着安宁和祥和。
- 笙歌:音乐和歌唱,形容佛国的欢乐气氛。
- 古槐树:古老的槐树,象征着历史和传承。
- 银台:可能指一种装饰性的器物,或者象征某种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初地”出自佛教经典,指的是菩萨所达到的第一个境界,象征着觉悟的开始。“佛国笙歌”则常用来形容佛教徒们对佛国的期盼与向往。槐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有灵性的树木,象征长寿和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段怀然,唐代诗人,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佛教的理解与思考。他的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对一位僧人“怀玉”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其悟道成佛的钦佩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佛教文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佛教思想。开篇提到“我师一念登初地”,即通过“一念”这一瞬间的觉悟,表现了佛教中对智慧的追求和对真理的领悟。诗中“佛国笙歌两度来”则描绘了理想中佛国的美好,音乐和歌唱象征着宁静与幸福,令人向往。
在描绘环境时,诗人提到“唯有门前古槐树”,古槐树的低垂枝条似乎在默默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积淀。树的存在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既有对师父的怀念,也有对佛教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师一念登初地:表达了对老师瞬间觉悟的钦佩,强调了佛教中“念”的重要性。
- 佛国笙歌两度来:描绘了理想中的佛国,音乐与歌声象征着和谐与宁静。
- 唯有门前古槐树:引入环境,古槐树的存在成为情感的寄托。
- 枝低只为挂银台:树的低垂象征着谦卑与奉献,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修辞手法:
- 隐喻:将“古槐树”比作历史的见证,象征着传统与长存。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师父的追忆,表达对佛理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古槐树:象征着历史、传承与智慧。
- 银台:可能象征着美好愿望或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初地”指的是什么? A. 菩萨的第一个境界
B. 一种乐器
C. 一座寺庙
D. 一个地方 -
“唯有门前古槐树”中,古槐树象征着什么?
A. 年轻
B. 历史与传承
C. 财富
D. 快乐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段怀然的《挽涌泉寺僧怀玉》与王维的《鹿柴》均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哲理,但段怀然更侧重于佛教思想的表达,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唐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