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江南曲》

时间: 2025-01-11 02:51:23

长乐花枝雨点消,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相和歌辞。江南曲

作者: 韩翃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长乐花枝雨点消,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长乐(长乐是古代地名,今福建一带)春日的美丽景象,花枝上的雨点已经消失,江城在日暮时分显得特别迷人,令人心向往之。春楼的一扇门并未关闭,四周葳蕤的植物像锁一般环绕着它,绿水在桥旁缓缓流转,形成了优美的景致。


注释:

  • 长乐:古地名,指现在的福建地区,常用以象征美好生活。
  • 花枝:指树木上的花枝,象征春天的生机。
  • 日暮:傍晚时分,暗示着一天的结束与宁静。
  • 春楼:春天的楼阁,通常是游人聚会的地方。
  • 葳蕤:形容植物繁盛的样子。
  • :这里指的是植物围绕的状态,像锁住一样。
  • 绿水:泛指清澈的水流。
  • 宛转桥:形容桥的曲折,增添了景致的灵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字少岳,号阮亭,生于公元730年,卒于公元795年。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意境优美著称,常融汇自然与人文情感,展现出深刻的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

《江南曲》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蓬勃,诗人借助江南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江南水乡的喜爱。


诗歌鉴赏:

韩翃的《江南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的春日景象,展现了优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诗的开头“长乐花枝雨点消”,以花枝上的雨点消散作为引子,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江城日暮好相邀”则将时间设定在傍晚,透过日落的柔和光影,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在邀请朋友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接下来的两句“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则进一步描绘了江南的自然美。春楼象征着人们的聚集与欢聚,葳蕤的植物环绕在楼周围,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暗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一句中的“绿水”和“宛转桥”,则形象地描绘了江南特有的水乡风貌,流动的水和曲折的小桥,构成了优雅的自然景观。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日的深情赞美,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惬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乐花枝雨点消:长乐的花枝上,雨点已经消失,暗示春雨过后,万物复苏。
  2. 江城日暮好相邀:在江城的日暮时分,邀请友人共赏这美丽的风景。
  3. 春楼不闭葳蕤锁:春楼的门未关闭,被繁茂的植物环绕,象征着春天的生气和热闹。
  4. 绿水回通宛转桥:绿水环绕着弯曲的小桥,描绘出江南特有的水乡风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葳蕤锁”比喻为植物环绕的状态,增添诗意。
  • 对仗:诗中“长乐花枝”与“江城日暮”形成对比,体现空间与时间的交融。
  • 拟人:通过“好相邀”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枝: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江城:代表着人文与自然的交融。
  • 春楼:象征着人们的聚集与欢聚。
  • 绿水:象征着生命与流动。
  • 宛转桥:象征着江南独特的柔美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长乐花枝”中的“长乐”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江南
    • B. 福建
    • C. 北方
    • D. 陕西
  2. 诗中的“日暮”指的是哪个时段?

    • A. 清晨
    • B. 正午
    • C. 傍晚
    • D. 深夜
  3.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江南特有的水乡风光?

    • A. 春楼不闭葳蕤锁
    • B. 绿水回通宛转桥
    • C. 长乐花枝雨点消
    • D. 江城日暮好相邀

答案:

  1. B. 福建
  2. C. 傍晚
  3. B. 绿水回通宛转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忆》:白居易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江南忆》与《江南曲》均描绘江南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之情,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春望》:杜甫在诗中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自然的感怀,情感基调与韩翃的《江南曲》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