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时间: 2025-04-28 20:13: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登金华省,我入银台门。
幸遇圣明主,俱承云雨恩。
复此休浣时,闲为畴昔言。
却话山海事,宛然林壑存。
明湖思晓月,叠嶂忆清猿。
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
白话文翻译
你登上金华省的高楼,我走进银台的大门。
很幸运遇到明主,大家都承蒙他的恩惠。
在这样的闲暇时光,我们重温旧日的谈笑。
再次聊起山海之间的往事,仿佛那片山林依然存在。
在明亮的湖面上,我思念清晨的月亮;
在重重的山峦中,我回忆起清脆的猿鸣。
如何能够回到最初的生活呢?在田野中醉饮芳香的酒樽。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华省:古代地名,可能指代浙江金华。
- 银台:古代官署名,象征高官显贵。
- 云雨恩:比喻皇帝的恩泽,云雨象征天降甘霖。
- 浣时:指闲暇的时光。
- 山海事:指山海之间的往事。
- 宛然:好像、仿佛。
- 林壑:林木和山谷,指自然景观。
- 明湖:清澈的湖水。
- 晓月:清晨的月亮。
- 叠嶂:重叠的山峦。
- 清猿:清脆的猿鸣声。
- 初服:初始的生活或状态。
- 芳樽:美酒的酒樽。
典故解析:
- 云雨恩:古代帝王以云雨比喻恩泽,意指恩惠如同雨水滋润万物。
- 山海:可指自然的壮丽景观,也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久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洒脱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抒发情感、歌颂友谊,常常表现出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白与卢郎中重逢之际,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回忆往昔游历的快乐时光。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体现了李白个性中的洒脱与豁达。
诗歌鉴赏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通过对话的形式,描绘了李白与朋友相见的场景。开篇两句简洁明了,展现了两人身份的不同与相遇的缘分。接下来的几句诗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明湖的清澈和晓月的清辉,增添了诗的意境之美,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一刻的宁静与和谐之中。
特别是“却话山海事,宛然林壑存”,这两句中,李白运用“山海”与“林壑”两个意象,强调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友人情谊的珍惜。最后两句则以“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作结,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不舍。
整首诗在构思上巧妙,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诗歌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登金华省,我入银台门。
表达了两人身份的对比与重聚的喜悦。 -
幸遇圣明主,俱承云雨恩。
说明两人都得到了皇帝的恩宠,表现了一种共同的幸运。 -
复此休浣时,闲为畴昔言。
在闲暇时光中重温旧谈,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
却话山海事,宛然林壑存。
回忆往昔的游历,山海的壮丽仿佛依然存在。 -
明湖思晓月,叠嶂忆清猿。
在明湖边思念清晨的月亮,同时忆起重重山峦中的猿鸣,展现自然的美和怀旧的情感。 -
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
表达了对简单初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明湖思晓月,叠嶂忆清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比喻:将皇帝的恩泽比作云雨,形象生动。
- 意象:自然景观与人情感交织,形成丰富的意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旧友和自然景观的回忆,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李白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华:象征高贵的地位。
- 银台:象征政治与权力。
- 山海:自然的壮丽与友谊的深厚。
- 明湖与晓月:清澈与宁静,象征心灵的纯净。
- 叠嶂与清猿:山的重叠与猿的鸣叫,展现自然的生动。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岁月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华省”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浙江
B. 江西
C. 河北
D. 山西 -
“幸遇圣明主”中的“圣明主”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月亮
B. 皇帝
C. 高官
D. 朋友 -
诗中“何由返初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友谊的珍惜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两首诗都体现了李白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但《将进酒》更为豪放,强调畅饮和享乐,而《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则更为细腻,注重回忆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