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愿言游泗水,支离去二漳。
道术君所笃,筌蹄余自忘。
雪威侵竹冷,秋爽带池凉。
欲验离襟切,岐路在他乡。
白话文翻译:
我希望能游玩泗水,远离那两条漳河。
道术是你所坚信的,而我却早已忘却了渔网和鸟笼。
雪的威势侵袭着竹子,秋天的清爽带来了池塘的凉意。
如果想要感受离别的心情,那分岔的路就在他乡。
注释:
- 愿言:希望说出,表示愿望。
- 泗水:古地名,指泗水河,流域风景优美。
- 支离:分散、离散的样子。
- 道术:指道教的法术或道理。
- 君:在这里指的是朋友或尊敬的人。
- 筌蹄:筌为捕鱼的网,蹄为捕鸟的器具,象征世俗的追求。
- 雪威:雪的威势,形容雪景的寒冷。
- 秋爽:秋天的清新和凉爽。
- 离襟切:离别的心情,襟指衣襟,这里引申为心情。
- 岐路:分叉的道路,象征人生的选择和去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宾王(公元646年-公元684年),唐代著名诗人,字观光,号少游。他以骈文著称,尤其擅长写边塞诗和咏怀诗,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骆宾王送别朋友宋五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不确定的感慨。社会背景上,唐代政治动荡,诗人面临的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波动,还有社会环境的复杂。
诗歌鉴赏:
《送宋五之问得凉字》是一首具有浓厚抒情色彩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游历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未来的思索。开篇“愿言游泗水”,将读者带入一种渴望的心境,诗人想要离去,寻找自由与宁静;而“支离去二漳”则体现出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道术君所笃,筌蹄余自忘”,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淡泊,表达了对友人的尊重和对物质追求的超然。在描绘自然景象时,“雪威侵竹冷,秋爽带池凉”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环境的变化与时节的更替,也隐喻出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欲验离襟切,岐路在他乡”,则是对离别心情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与迷茫。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骆宾王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愿言游泗水: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支离去二漳:渴望离开现实的束缚。
- 道术君所笃:对此人信仰的尊重。
- 筌蹄余自忘:表明自己对物质追求的放弃。
- 雪威侵竹冷:描写自然冷峻的景象。
- 秋爽带池凉:表现出秋天的清新与舒适。
- 欲验离襟切:想要感受离别的情绪。
- 岐路在他乡:人生的选择与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威”比作一种力量,表现出冬天的冷酷。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秋爽带池凉”。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谊与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泗水:象征着自由与理想。
- 竹:象征坚韧与清高。
- 雪:象征孤独与冷漠。
- 秋:象征成熟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泗水”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一条河流
- B. 一座山
- C. 一片森林
- D. 一个城市
-
诗人对“筌蹄”的态度是什么?
- A. 崇拜
- B. 忘却
- C. 追求
- D. 赞美
-
诗中描述的“秋爽”给人什么感觉?
- A. 暖和
- B. 凉爽
- C. 寒冷
- D. 湿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骆宾王的《送宋五之问得凉字》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骆宾王更趋向于内心的感慨,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的景色渲染情感,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骆宾王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