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袁十五远访山门
作者: 刘商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僻居谋道不谋身,
避病桃源不避秦。
远入青山何所见,
寒花满径白头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隐居者的心声。他不在意个人的名利,只追求道理和精神的归宿。他选择在桃源中避世,逃避疾病的侵扰,却不躲避秦国的统治。深入青山后,眼前所见的只有满地的寒花和满头白发的老人,似乎在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注释:
- 僻居:隐居在偏僻的地方。
- 谋道:追求道理、真理。
- 不谋身:不追求个人的名利和生活。
- 桃源:源于“桃花源”,指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秦:指历史上的秦国,象征压迫和政治动乱。
- 寒花:指冬天盛开的花,象征冷清与孤独。
- 白头人:指年老的人,暗示岁月的流逝。
典故解析:
“桃源”典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个理想的隐逸生活之地,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而“秦”则常常被用来代表压迫和动荡的历史背景,诗中用此对比隐居者的选择与外界的纷扰,增强了诗的深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商是唐代诗人,生活在唐玄宗时期,因其个性洒脱,诗风清新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作常以自然与人文相结合,表现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袁十五远访山门》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压力下,隐士们往往选择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诗的开头两句,作者提出了追求精神道路的决心,表明隐居不仅仅是逃避现实,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求。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青山和寒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意境,暗示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诗人在青山中看到的“寒花”和“白头人”,不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感慨。通过对比,诗人让我们思考在追求理想的同时,生命的流逝和孤独感也不可避免。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僻居谋道不谋身:隐居在偏僻之处,追求的是道理,而非个人的名利。
- 避病桃源不避秦:选择在桃源中避世,逃避疾病的侵扰,但并不逃避秦国的统治。
- 远入青山何所见:深入青山后,所见的是何种景象?
- 寒花满径白头人:眼前满是寒花,沿路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
修辞手法:
- 对比:隐居与世俗之间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意象:寒花与白头人,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孤独。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意象分析:
- 寒花:象征着冷清、孤独与人生的无常。
- 白头人:代表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命的短暂,暗示隐士的孤独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隐居者选择避世的原因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追求道理
C. 追求财富
D. 追求权力 -
“寒花满径白头人”中,寒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富贵
B. 寂寞
C. 和谐
D. 兴旺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刘商的《袁十五远访山门》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后者则更突出人生的孤独与岁月的无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陶渊明诗文集》
-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