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颜使君饯宣谕萧常侍》
时间: 2025-01-10 23:16: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涛凋瘵后,远使发天都。
昏垫宸心及,哀矜诏命敷。
恤民驱急传,访旧枉征舻。
外镇藩条最,中朝顾问殊。
文皆正风俗,名共溢寰区。
已事方怀阙,归期早戒涂。
繁笳咽水阁,高盖拥云衢。
暮色生千嶂,秋声入五湖。
离歌犹宛转,归驭已踟躇。
今夕庾公意,西楼月亦孤。
白话文翻译:
江水奔腾,经过一番凋零后,远道而来的使者已从天都出发。
昏暗的夜色中,心中依然惦念着皇上的旨意,感到悲伤与惋惜。
为了安抚百姓,急忙传递命令,回访旧友却浪费了时间。
外镇的藩地多有条规,中朝的顾问却各有不同。
文书皆正,风俗日趋良好,名声也传遍四方。
事情已然发生,我心中却仍怀念空阙,归期却已早早警惕航程。
繁华的笳声在水阁中哽咽,高高的车盖拥护在云间。
暮色笼罩着千山,秋风的声音飘荡在五湖之上。
离别的歌声依旧婉转,回程的马车却已踟蹰不前。
今夜庾公的情意,西楼的月光也显得孤寂。
注释:
- 凋瘵:衰败,凋零,通常指秋天的景象。
- 远使:远道来的使者,特指朝廷派遣的官员。
- 宸心:指皇帝的心意。
- 哀矜:悲伤与惋惜。
- 恤民:关心百姓,体恤民生。
- 藩条:外镇的规章制度。
- 归期:回归的日期。
- 繁笳:笳声,古乐器,常用于宴会或送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字景明,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写山水、送别等题材,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陪颜使君饯宣谕萧常侍》写于诗人送别颜使君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及对国家事务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政治、民生的关心。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归乡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江涛凋瘵后”以江水的变化引入,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接着描绘使者发出的场景,表现了送别的紧迫感。诗中多次提到“哀矜”“恤民”等词汇,显示出诗人对民生的关怀,令人感受到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在“离歌犹宛转,归驭已踟躇”中展现了对离别的依依不舍,令人感同身受。最后一句“今夕庾公意,西楼月亦孤”,则以孤独的月光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调和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那份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涛凋瘵后:江水在经历了风浪后显得沉寂,暗示时光的变迁。
- 远使发天都:远道而来的使者启程,显示出一种急迫的氛围。
- 昏垫宸心及:夜色昏暗,心中思念着皇帝的旨意。
- 哀矜诏命敷:对皇命的感慨与惋惜。
- 恤民驱急传:关心百姓,急于传递命令。
- 访旧枉征舻:为旧友奔波却浪费了时间,表现内心的无奈。
- 外镇藩条最:外镇的条规繁多,暗示官场的复杂。
- 中朝顾问殊:中朝的顾问各有不同,表现政治的多元。
- 文皆正风俗:文书皆是正义,风俗逐渐向好。
- 名共溢寰区:名声传播至四方,表现政绩的显著。
- 已事方怀阙:事情已然发生,心中仍怀念空阙。
- 归期早戒涂:回归的日期早已警惕。
- 繁笳咽水阁:笳声在水阁中哽咽,表现离别的情感。
- 高盖拥云衢:车盖高高在上,象征着出行的庄重。
- 暮色生千嶂:暮色笼罩千山,渲染了离别的情境。
- 秋声入五湖:秋风声飘荡在五湖,增添了离愁的氛围。
- 离歌犹宛转:离别的歌声婉转动人,表现浓厚的情感。
- 归驭已踟躇:归途的马车已踟躇不前,显示出不舍。
- 今夕庾公意:今夜庾公的情意,感叹离别的情绪。
- 西楼月亦孤:西楼的月光显得孤独,渲染了孤寂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与人生的变迁相比较,寓意深刻。
- 拟人:如“繁笳咽水阁”,使音乐似乎也在感伤。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对民生的关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以自然景象烘托出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涛:象征时间与人生的流逝。
- 昏垫:象征思念与忧虑。
- 笳声:象征离别与情感的依依不舍。
- 西楼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涛凋瘵后”指的是什么? A. 江水的清澈
B. 江水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
C. 江水的丰盈 -
诗中提到“恤民”,这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关心? A. 自己的前途
B. 百姓的生活
C. 朋友的感情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陪颜使君饯宣谕萧常侍》都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后者则结合了社会责任感与对国家的忧虑。两者在意象运用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