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梅溪馆寄庞舍人》

时间: 2025-01-26 00:41:49

东阳宾礼重,高馆望行期。

埽簟因松叶,篸瓜使竹枝。

卷帘闻鸟近,翻枕梦人迟。

坐听津桥说,今营太守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阳宾礼重,高馆望行期。
埽簟因松叶,篸瓜使竹枝。
卷帘闻鸟近,翻枕梦人迟。
坐听津桥说,今营太守碑。

白话文翻译:

东阳的宾礼非常隆重,我在高处的馆子里期待着朋友的到来。
扫帚和席子都是用松叶做的,篸瓜则用竹枝来支撑。
卷起窗帘听到鸟鸣声,翻动枕头却让人梦醒得很慢。
坐在这里听津桥上的人谈论,今天正在修建太守的碑。

注释:

  • 东阳:指东阳,地名,可能指作者的故乡或居住的地方。
  • 宾礼重:宾客的礼遇非常隆重。
  • 高馆:高处的楼馆。
  • 埽簟:用来打扫的扫帚和席子。
  • 篸瓜:一种植物,这里用作装饰或工具。
  • 卷帘:卷起窗帘。
  • 翻枕:翻动枕头,形容人在睡梦中。
  • 津桥:指渡口的桥,可能是与水有关的地点。
  • 今营太守碑:今天正在营建太守的碑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字子华,号白雪,出生于东阳,因其作品清新脱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风格隽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张祜身处梅溪馆时,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宾客礼仪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虽短小,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体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提到“东阳宾礼重”,显示了作者对社交礼仪的重视。接着“高馆望行期”一句则表现出诗人静待良朋的期待之情。随后的描写中,诗人利用自然景象,如“松叶”、“竹枝”等,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仿佛身处于山水之间,心境也随之开阔。

“卷帘闻鸟近,翻枕梦人迟”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享受静谧时光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思绪的纠结,无法入眠,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孤独。最后一句“坐听津桥说,今营太守碑”,不仅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暗示了社会变迁与个人生活的交织,增添了诗作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阳宾礼重”:表达了东阳地区的礼仪文化,暗示友谊的重要性。
  2. “高馆望行期”:诗人站在高处,期待着朋友的到来,充满期待。
  3. “埽簟因松叶,篸瓜使竹枝”: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清新雅致的生活环境。
  4. “卷帘闻鸟近,翻枕梦人迟”:体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人的思念,梦境中的不舍。
  5. “坐听津桥说,今营太守碑”:社会生活的描写,使诗歌更具现实感和历史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对仗:如“卷帘闻鸟近,翻枕梦人迟”,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松叶、竹枝、鸟鸣等意象,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的结合。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静谧的环境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对自然的颂扬,也是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叶:象征着清新、自然。
  • 竹枝:代表高洁和坚韧。
  • 鸟鸣:传递出生命的活力和宁静的氛围。
  • :象征着对友谊的渴望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张祜
    • D) 王维
  2. “高馆望行期”中的“行期”指的是什么?

    • A) 旅行的时间
    • B) 朋友的到来
    • C) 工作的安排
    • D) 约会的时间
  3. 诗中提到的“今营太守碑”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个人生活的变化
    • B) 社会历史的变迁
    • C) 自然环境的美丽
    • D) 友谊的重要性

答案:

  1. C) 张祜
  2. B) 朋友的到来
  3. B) 社会历史的变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张祜的《夏日梅溪馆寄庞舍人》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写自然景物,展现出诗人对友谊和孤独的思考,但张祜更注重于人际关系的情感,而王维则更偏向于自然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张祜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