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贻》

时间: 2025-01-11 05:11:38

饮筵博席与心违,野眺春吟更是谁。

琴有涧风声转淡,

诗无僧字格还卑。

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

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饮筵博席与心违,
野眺春吟更是谁。
琴有涧风声转淡,
诗无僧字格还卑。
恨抛水国荷蓑雨,
贫过长安樱笋时。
头角俊髦应指笑,
权门踪迹独差池。

白话文翻译:

在豪华的宴会上,心中却感到不安,
望着野外春天的景色,更不知与谁同吟。
琴声如溪水轻轻流淌,逐渐变得淡薄,
诗中却没有高僧的字句,显得格调低下。
我怨恨自己抛弃了水乡的荷花和蓑衣,
贫穷的生活比长安樱笋的时节更为艰辛。
头角峥嵘的我应该被人嘲笑,
在权贵的门前,我的足迹显得格外孤独。

注释:

  • 饮筵:豪华的宴席。
  • 博席:广大的席位,指宴会。
  • 心违: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景象相违背。
  • 涧风:山涧的风,象征自然的清幽。
  • 格还卑:诗的格调低下。
  • 荷蓑:指水乡的荷花和渔夫用的蓑衣。
  • 樱笋:一种春季的美味,象征繁华美好。
  • 头角俊髦:形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 权门踪迹:指权贵的生活轨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唐代诗人,字子真,号阮亭,生于扬州,晚年迁至金陵。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出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风格洒脱,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自贻》是郑谷对自己身世与现实的反思。作于宴席之时,诗人心中感到与豪华的环境格格不入,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自贻》一诗通过对比豪华宴席与内心的孤寂,深刻揭示了诗人在社会与自我之间的矛盾。诗的开头“饮筵博席与心违”,表明尽管身处繁华的环境,内心却感到空虚和不安,表现了对外界浮华的不屑。接下来的“野眺春吟更是谁”则强调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者共享春日的情景,却又感到孤独无奈。

在意象的描绘上,诗人用琴声与诗句表现内心的失落,“琴有涧风声转淡,诗无僧字格还卑”,琴声的淡薄和诗句的低劣,映衬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我贬低和对社会的失望。接下来的“恨抛水国荷蓑雨”,表现了对曾经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水乡的荷花与蓑衣象征着宁静和自由,反衬出当下的贫困和艰辛。

最后两句“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则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地位的不满与无奈,虽有才情却无法在权贵面前立足,尽显孤独。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语言中,流露出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不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饮筵博席与心违:在热闹的宴会中,内心却感到不安。
  • 野眺春吟更是谁:面对春天的美景,不知与谁共享。
  • 琴有涧风声转淡:琴声如溪水般逐渐变得微弱。
  • 诗无僧字格还卑:诗中缺乏高雅的格调,显得低劣。
  • 恨抛水国荷蓑雨:怨恨自己抛弃了美好生活。
  • 贫过长安樱笋时:生活贫困,艰辛超越长安的丰盛。
  • 头角俊髦应指笑:才华横溢却被人嘲笑。
  • 权门踪迹独差池:在权贵面前独自迷失。

修辞手法:

  • 对比:宴会的繁华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荷花、蓑衣、樱笋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反映诗人情感。
  • 拟人:琴声如人情般逐渐淡薄,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求,揭示了社会中个体的孤独与无助。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地位的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饮筵:象征繁华与奢侈。
  • 涧风:自然清新,象征内心的渴望。
  • 荷蓑:代表宁静与美好生活。
  • 樱笋:象征繁华与富饶。

这些意象不仅在字面上构建了诗的画面,也在情感上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饮筵”主要指什么?

    • A. 豪华的宴席
    • B. 贫困的生活
    • C. 自然的景色
    • D. 诗人的孤独
  2. 填空题:诗中表示对美好生活的怀念的意象是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权贵的态度是崇拜的。 (对/错)

答案:

  1. A
  2. 荷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郑谷《自贻》与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为豪放,而郑谷则更显孤独与自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郑谷诗选》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