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白话文翻译:
在沅溪的夏末,凉风习习,春天的美酒相伴在竹林之间。
不要说弦歌声让远方的流亡感到忧愁,青山和明月依旧是那么的宁静和美好。
注释:
- 沅溪:沅溪是位于湖南的一条河流,水清流畅,环境优美。
- 夏晚:夏天的傍晚,天气宜人。
- 春酒:春天酿造的美酒,象征着欢庆和友谊。
- 竹丛:竹林,通常是人们聚会、饮酒的场所。
- 弦歌:古代乐器弹奏的音乐,常用于宴饮时伴奏。
- 远谪:指被贬谪到远方,生活困苦。
- 青山明月:自然景色,传达宁静与美好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号华阳,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边塞诗和律诗闻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龙标野宴》写于王昌龄贬谪期间,诗人借宴饮时光,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龙标野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及人际关系的诗作。王昌龄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人在自然环境中与友人相聚的和谐美好。诗中“沅溪夏晚足凉风”开篇点出优雅的环境,营造出一个清新、宁静的氛围,使人放松心情。接下来提到“春酒相携就竹丛”,不仅描绘出诗人与友人共饮的场景,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莫道弦歌愁远谪”一句,诗人以自谦的态度,回应外界对他身世的忧愁,暗示虽然身处逆境,仍然可以在自然与友情中找到慰藉。最后一句“青山明月不曾空”则强调了自然的永恒与美好,暗示即使身世漂泊,内心仍然可以保持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表达了王昌龄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仍能享受生活的乐观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沅溪夏晚足凉风:描绘了夏末时节,沅溪的凉风让人感到舒适。
- 春酒相携就竹丛:友人相聚,举杯共饮,享受美好时光。
- 莫道弦歌愁远谪:不要因为流亡而感到忧愁,音乐依然可以带来快乐。
- 青山明月不曾空:自然的美丽永恒存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沅溪夏晚”和“春酒相携”形成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青山明月比作心灵的归宿,象征着宁静与安慰。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在困境中仍能寻找到生活乐趣的思想,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沅溪:象征着自然之美与宁静。
- 春酒:代表友情与欢庆的时刻。
- 青山明月:象征着永恒与内心的平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沅溪”是指哪个地方?
- A. 湖南的一条河流
- B. 四川的一座山
- C. 广西的一片森林
-
“春酒”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财富
- C. 失落
-
诗人对“远谪”持什么态度?
- A. 悲伤
- B. 不在意
- C. 乐观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与王昌龄的《龙标野宴》相比,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饮酒的场景,但更强调个体内心的孤独与豪放,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