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送友人西归》

时间: 2025-01-11 14:29:13

北风吹别思,杳杳度云山。

满望是归处,一生犹未闲。

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

空有心如月,同居千里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风吹别思,杳杳度云山。
满望是归处,一生犹未闲。
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
空有心如月,同居千里还。

白话文翻译:

北风呼啸,带走了离别的思念,渺渺的云山间,思绪飘荡。
满心希望能够找到归属之地,然而一生却始终未能安闲。
知音之间才能获得赞誉,浮华的官场与我关系密切。
心中虽然如满月般明亮,却只能与友人相隔千里,难以相聚。

注释:

  • 杳杳:形容远,遥远的样子。
  • 满望:满心的期盼。
  • 知音:能够理解自己的人。
  • 浮宦:形容官场的浮华和变幻。
  • 空有心如月:虽然心中有如明月般的情感,但实际生活中却无法实现。

典故解析:

“知音”典故出自《东周列国志》,讲述了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强调了真正理解和欣赏的友谊。“浮宦”则强调了官场的短暂与变幻,借此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蕴含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冬日,正值寒风凛冽,离别的情绪愈加明显。诗人在生活和官场的浮躁中感受到深切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冬日送友人西归》通过描绘冬日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北风吹别思,杳杳度云山”,以北风的冷冽和远山的渺茫,渲染了离别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接下来的“满望是归处,一生犹未闲”则反映出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尽管一生忙碌,却始终无法找到真正的安宁。

“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的看法,流于表面的关系往往难以持久,真正的知音却是难得。在最后一句“空有心如月,同居千里还”中,诗人表达了心中虽有明亮的情感,但因距离而感到无奈,突显了友情与现实间的矛盾。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反思,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风吹别思”:北风凛冽,带来离别的思绪。
  2. “杳杳度云山”:思绪如云山般渺远。
  3. “满望是归处”:心中满怀对归处的希望。
  4. “一生犹未闲”:一生忙碌,未能安闲。
  5. “知音方见誉”:真正的知音才能互相赞誉。
  6. “浮宦久相关”:在官场中,关系复杂。
  7. “空有心如月”:心情如月光般明亮。
  8. “同居千里还”:与友人相隔千里,难以相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月光,形象地表达情感。
  • 对仗:如“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冬日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揭示了人在官场中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风:象征着离别和冷酷。
  • 云山:代表着遥远和渺茫。
  • 心如月:象征着清澈与明亮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
    • B. 离别
    • C. 官场
    • D. 以上皆是
  2. “空有心如月”中的“月”象征什么?

    • A. 满足
    • B. 思念
    • C. 清澈的情感
    • D. 冷漠
  3. 诗中提到的“知音”指的是?

    • A. 朋友
    • B. 同事
    • C. 家人
    • D. 师傅

答案

  1. D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偏向于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而刘威的诗则更显孤独与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差异,展现了不同的送别情绪。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