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一春索居,况味殊恶,赋此纪怀》
时间: 2025-01-10 23:10: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河 一春索居,况味殊恶,赋此纪怀
作者: 邵亨贞 〔元代〕
春梦觉,一声何处啼鸟。
东风二月旧江南,庾郎暗老。
嫩寒日日禁单衣,阑干凭遍清晓。
水涯柳条渐好。
玉骢几度曾到。
如今巷陌踏青时,故人去杳。
杏花不在宋东邻,苔墙犹自围绕。
凤鞋次弟又斗草。
暗凄凉前度怀抱。
病后不禁愁恼。
怕西园路湿,残红如扫。
空忆花前纤腰袅。
白话文翻译
春梦醒来,听到远处传来的鸟鸣。
二月的东风吹拂着旧时的江南,庾郎(庾信)已渐渐老去。
温暖的春寒日复一日,使我不得不穿上单薄的衣服,
在清晨的栏杆上凭栏而立。
水边的柳条逐渐变得茂盛。
那匹玉骢马曾多次来到这里。
如今正是春游踏青的时节,故人却已不知去向。
杏花不再盛开在宋家的东邻,苔墙依旧环绕。
弟弟穿着凤鞋又在草地上比斗。
曾经的怀抱如今显得暗淡凄凉。
病后我常常感到愁苦。
害怕西园的道路湿滑,残花如同被扫荡一般。
我只能空自回忆花前那纤细的腰肢轻盈的姿态。
注释
- 春梦觉:春天的梦醒来。
- 庾郎:指庾信,古代诗人。
- 嫩寒:指春寒,温度尚未回暖。
- 阑干:栏杆。
- 玉骢:指一种美丽的马,象征着往日的美好时光。
- 斗草:一种游戏,指在草地上比赛。
- 纤腰袅:形容女子的腰肢细长,姿态优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亨贞,元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末年与元初的动荡时期。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慨,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诗人独自一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对过往的怀念,寓意着对故人的思念与岁月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内心感受,表现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惆怅与怀念。开头以“春梦觉”引入,给人一种梦境与现实交错的感觉,随即转入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尤其是“故人去杳”一句,突显了诗人在春日踏青时的失落感,往日的欢聚已成遥远的回忆。
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如“嫩寒”“水涯柳条”,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交织,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空忆花前纤腰袅”的结尾,既是对往日美好回忆的缅怀,也暗示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梦觉,一声何处啼鸟”:春天的梦醒来,听到鸟鸣,暗示春天的到来。
- “东风二月旧江南,庾郎暗老”:描绘江南的春景,借庾信之名表达时间的流逝。
- “嫩寒日日禁单衣”:春寒让人无法轻装出行,体现一种压抑的心情。
- “阑干凭遍清晓”:清晨的栏杆成为思绪的寄托。
- “水涯柳条渐好”:柳树渐渐变绿,象征着生机。
- “如今巷陌踏青时,故人去杳”:春游的时节,好友却不在身边,表现孤独感。
- “杏花不在宋东邻,苔墙犹自围绕”:失去的美好与不变的环境形成对比。
- “病后不禁愁恼”:身体的虚弱加重了内心的忧愁。
- “怕西园路湿,残红如扫”:对春天残余之美的惋惜与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梦和鸟鸣比作一种生活的开始。
- 拟人:柳条的生长仿佛在回应着春天的召唤。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故人的怀念,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梦:代表希望与美好的期盼。
- 啼鸟: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春天的到来。
- 柳条:象征生机与青春。
- 杏花:美好的回忆与逝去的青春。
- 凤鞋:象征着轻盈与优雅,隐含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庾郎”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庾信
- D. 王维
-
“春梦觉,一声何处啼鸟”中的“啼鸟”象征着什么?
- A. 逝去的青春
- B. 春天的到来
- C. 伤痛的回忆
- D. 失去的朋友
-
诗中提到的“杏花不在宋东邻”表明了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过去的美好已不再
- C. 新的开始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如梦令》: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邵亨贞的《西河》有相似的春天主题,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家国之痛的感慨,而邵亨贞则更多地聚焦于个人的感受与怀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探讨元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风格。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