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冯昭仪当熊》

时间: 2025-01-10 22:08:25

白羽插雕弓,霓旌动朔风。

平明出金屋,扈辇上林中。

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

王孙莫谏猎,贱妾解当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羽插雕弓,霓旌动朔风。
平明出金屋,扈辇上林中。
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
王孙莫谏猎,贱妾解当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冯昭仪在猎场上出行的情景。她身穿白羽毛装饰的衣服,手持雕刻精美的弓,五彩的旗帜在北风中迎风飘动。天色明亮,冯昭仪从华丽的宫殿中出门,乘坐的华贵轿车驶向树林中。猎场里安静无声,只有呼鹰的声音在空中回荡。王孙们不要劝她停止狩猎,那些贱妾反倒能为她捕捉到熊。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羽:白色的羽毛,常用于装饰,象征高贵。
  • 雕弓:雕刻精美的弓,意味着出色的狩猎工具。
  • 霓旌:五彩的旗帜,象征着华丽。
  • 平明:光明、明亮。
  • 金屋:形容华丽的宫殿。
  • 扈辇:乘坐的华贵轿车。
  • 逐兽:捕猎野兽。
  • 长廊:长而静谧的区域。
  • 御苑:皇家园林。
  • 王孙:王室贵族的后裔。
  • 贱妾:低贱的妾室。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王孙”与“贱妾”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等级制度,王孙出身显赫,而贱妾则地位较低。这里的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身份的差异,也反映出冯昭仪在狩猎中的地位与权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至,字适之,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89年,卒于公元843年,号浑庐,四川人。贾至的诗歌以工整、典雅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语言华美,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咏冯昭仪当熊》写于唐代,正值大唐盛世,社会相对安定,贵族生活富裕,狩猎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活动。冯昭仪作为后宫妃嫔,其出猎场景反映了当时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诗歌鉴赏:

贾至的《咏冯昭仪当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冯昭仪出猎的情景。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华丽的外表与高贵的身份,还反映了唐代女性在狩猎活动中的地位。白羽和雕弓传递出一种优雅和强烈的个性,霓旌在风中飘扬,象征着轻盈与自由。诗中“平明出金屋”的描写,展现了冯昭仪的出众与华贵,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

在逐兽的长廊和空旷的御苑中,猎场的宁静与冯昭仪的活跃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暗示着权力与自由之间的张力。王孙们对她的狩猎活动毫无劝阻,而贱妾竟能解救熊,展现了她的能力与魅力。全诗兼具豪放与细腻,既表露出对女性力量的赞美,又暗含了对社会等级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羽插雕弓:冯昭仪身着华丽的白羽装,手持精致的弓,象征着她的高贵与狩猎的能耐。
  • 霓旌动朔风:色彩斑斓的旗帜在北风中飘动,生动描绘了出行的壮观场面。
  • 平明出金屋:明亮的天空下,她从豪华的宫殿中走出,展现出其身份的尊贵。
  • 扈辇上林中:乘坐华丽的轿车驶入树林,描绘了她的出行与狩猎的目的。
  • 逐兽长廊静:捕猎的地方安静无声,反衬出她的专注与决心。
  • 呼鹰御苑空:呼唤猎鹰,展现狩猎的场景与空旷的环境。
  • 王孙莫谏猎:王孙们不劝她停止狩猎,反映出她的权威与地位。
  • 贱妾解当熊:低贱的妾室也能为她捕捉熊,暗示冯昭仪的能力与才智。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白羽插雕弓,霓旌动朔风”,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拟人:如“呼鹰”,赋予猎鹰以生动的形象,使场景更具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冯昭仪的狩猎活动,表现了女性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权力结构与身份差异,揭示了在华丽外表下的内在力量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羽:象征纯洁、高贵的身份。
  • 雕弓:代表力量与技艺。
  • 霓旌:象征荣耀与气势。
  • 猎鹰:象征狩猎的精确与勇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羽”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高贵
    • C. 普通
  2. “逐兽长廊静”表现了怎样的情境?

    • A. 热闹
    • B. 安静
    • C. 混乱
  3. 诗中提到的“贱妾”在狩猎中有什么作用?

    • A. 不重要
    • B. 能捕捉熊
    • C. 帮助冯昭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贾至的《咏冯昭仪当熊》均描绘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但前者更偏向于自然的宁静与哲理,后者则强调女性的活力与社会身份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成功地展现了冯昭仪作为女性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多元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