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钓侣二章》

时间: 2025-01-11 02:35:02

一艇轻撶看晓涛,接z5抛下漉春醪。

相逢便倚蒹葭泊,更唱菱歌擘蟹螯。

雨后沙虚古岸崩,鱼梁移入乱云层。

归时月堕汀洲暗,认得妻儿结网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袭美钓侣二章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一艇轻撶看晓涛,
接抛下漉春醪。
相逢便倚蒹葭泊,
更唱菱歌擘蟹螯。

雨后沙虚古岸崩,
鱼梁移入乱云层。
归时月堕汀洲暗,
认得妻儿结网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钓鱼的美丽画面。诗人乘一只轻舟,轻轻划动,目睹晨涛,随着轻舟的摇晃,抛出渔网,期待捕到春天的美酒。遇见了朋友,便倚在芦苇边的船上,愉快地唱着菱歌,擘开蟹螯。雨后沙滩显得空旷,古老的岸边崩塌,鱼梁也在云层中移动。归来的时候,月光洒落在汀洲上,黑暗中能认出妻儿在结网,点着灯光。

注释

  • 轻撶:轻轻划动。
  • 晓涛:早晨的波涛,形容早晨的宁静。
  • 漉春醪:指春天酿造的美酒。
  • 蒹葭: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以象征柔美的环境。
  • 菱歌:关于水生植物菱的歌谣,体现生活的趣味。
  • 擘蟹螯:用力打开蟹的 claw(钳子),象征收获的喜悦。
  • 鱼梁:捕鱼的地方。
  • 汀洲:水边的小洲,诗中指归来的地点。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描绘的情景和意象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提到的“菱歌”常与江南水乡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描绘和人情的感悟,给人以宁静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钓鱼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反映了当时人们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早晨。开篇的“一艇轻撶看晓涛”将读者引入清晨的钓鱼情境,舟轻波荡,宁静而美好。接着,诗人通过抛网、唱歌,展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快乐与和谐。诗中对自然的描绘充满生活气息,雨后的“沙虚古岸崩”,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迁,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最后的归家意象“认得妻儿结网灯”,则将自然景象与家庭生活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向往与珍视。这种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流露出浓厚的人文情怀与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艇轻撶看晓涛:轻舟摇曳,清晨波涛,展现出清新宁静的自然氛围。
  2. 接抛下漉春醪:渔网抛出,期待丰收,暗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相逢便倚蒹葭泊:友人相聚,彼此依赖,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4. 更唱菱歌擘蟹螯:唱歌捕鱼,享受生活乐趣,展现闲适的生活态度。
  5. 雨后沙虚古岸崩: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
  6. 鱼梁移入乱云层:渔获的变化,表现出生活的不确定性。
  7. 归时月堕汀洲暗:归家时分,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8. 认得妻儿结网灯:家庭的温暖与归属感,结束时的幸福感召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晓涛”隐喻清晨的宁静。
  • 拟人:自然景观与人情交织,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工整,如“相逢便倚蒹葭泊”与“更唱菱歌擘蟹螯”具有对称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家庭的和谐,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表现出追求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艇:象征自由与轻松。
  • 晓涛:代表清晨的希望与生机。
  • 漉春醪:寓意美好生活的享受。
  • 蒹葭:象征柔美的自然环境。
  • 月光:代表归属感与温暖的家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轻艇”象征什么? A. 生活的重担
    B. 自由与轻松
    C. 远离自然
    答案:B

  2. “认得妻儿结网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温暖的归属感
    C.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菱歌”主要与什么有关? A. 收成
    B. 水生植物
    C. 旅行
    答案:B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陆龟蒙诗选》
  • 相关文集与评论文献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陆龟蒙的《和袭美钓侣二章》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陆龟蒙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人际关系,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哲理。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唐诗中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