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段处士弹琴》

时间: 2025-01-27 03:21:00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

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听段处士弹琴
作者: 方干 〔唐代〕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段处士弹琴时的情景。多年调弄七根琴弦,指尖灵巧地分奏出和谐的音符。泉水迸出的幽幽琴声宛如从石底流出,松树的细微韵味似在霜枝上萦绕。窗外正值兔子出没的圆月之夜,竹子上蝉声已然消散。唯有在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愈发宁静,琴声声声都可以成为后人的师范。


注释:

  • 调弄:调弦、演奏。
  • 七条丝:指古琴的七根弦。
  • 元化:指音调、和谐的变化。
  • 泉迸幽音:泉水迸发出的清幽音响。
  • 霜枝:指霜打过的树枝,暗示寒冷的环境。
  • 顾兔:指圆月下的兔子,象征宁静的夜晚。
  • 寒蝉:意指秋季的蝉,表明时节的变迁。
  • 后人师:指后人从中学习和受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字君昇,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逝于公元901年。方干出身于士族,自幼聪慧,擅长诗词,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清新脱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方干游历山水间时,听闻段处士弹琴之际。正值夜晚,清冷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使得琴声愈加动人,引发诗人对音乐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听段处士弹琴》是一首意蕴深远的诗作,通过描绘音乐与自然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琴声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以“七条丝”引入,展示了段处士高超的琴艺,表现出音符的细腻与和谐。接着,诗人通过“泉迸幽音”与“松含细韵”的描写,将琴声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在时间的流转中,窗外的月亮与竹上的蝉声暗示着夜的静谧和时光的流逝,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轮回与变化。而最后一句“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则总结了全诗,表达了在音乐中获得的心灵平静与智慧的传承。这种超越时空的情感,体现了方干对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年调弄七条丝:诗人回忆段处士多年弹奏古琴,展现出他对音乐的精湛技艺。
  2. 元化分功十指知:十指灵动,能够分辨琴音的变化,显示出演奏者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音乐修养。
  3. 泉迸幽音离石底:泉水流动的声音清幽而动听,仿佛从石底流出,表现出自然之音的灵动。
  4. 松含细韵在霜枝:松树在寒霜中仍然保持音韵的细腻,象征着坚韧与优雅。
  5. 窗中顾兔初圆夜:窗外的兔子与明月相映成趣,描绘出宁静的夜晚。
  6. 竹上寒蝉尽散时:竹林中的蝉声已然消散,暗示着季节的变迁,环境的宁静。
  7. 唯有此时心更静:在这宁静的时刻,诗人内心愈发平静。
  8. 声声可作后人师:琴声中蕴含的智慧,可以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泉水的流动,生动形象。
  • 拟人:松树与泉水似乎具有感情,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通过音乐,诗人不仅获得了心灵的平静,也希望后人能够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音乐与艺术,代表高雅的生活情趣。
  2. 泉水:象征自然与清新,体现出自然的灵动。
  3. 松树:象征坚韧与高洁,传达出一种优雅的气质。
  4. 月亮:象征宁静与思考,引发诗人对时光的感慨。
  5. 寒蝉:象征秋季与变化,表现出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方干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七条丝”指的是什么?

    • A. 琴弦
    • B. 绳索
    • C. 细丝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战争
    • B. 音乐与宁静
    • C. 自然灾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琴歌》——李贺

诗词对比:

《夜泊牛渚怀古》《听段处士弹琴》都涉及到音乐和自然的主题。李白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而方干则着重描绘了音乐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听段处士弹琴》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