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

时间: 2025-01-10 19:00:06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白话文翻译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正在学习钓鱼,他侧身坐在长满莓苔的草地上,身影掩映在草丛中。有路人远远地向他打招呼,他连忙招手示意,生怕惊动了水中的鱼儿,所以没有回应路人。

注释

  • 蓬头稚子:头发蓬乱的小孩。
  •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 莓苔: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如苔藓。
  • 映身:身影掩映。
  • 借问:向人打听。
  • 遥招手:远远地招手示意。
  • 怕得鱼惊不应人:担心鱼儿被惊动,所以没有回应路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令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反映民间生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孩专心致志地学习钓鱼的情景,通过小孩与路人的互动,展现了小孩的纯真和对钓鱼的专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小孩学习钓鱼的情景。诗中的“蓬头稚子”形象生动,展现了小孩的天真无邪。“侧坐莓苔草映身”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则巧妙地通过小孩的反应,表现了他对钓鱼的专注和认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小孩钓鱼情景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纯真和专注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蓬头稚子学垂纶:首句直接点明主题,描绘了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正在学习钓鱼,形象生动。
  2. 侧坐莓苔草映身:次句通过环境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小孩的身影掩映在草丛中,显得更加生动。
  3. 路人借问遥招手:第三句通过路人的问话,引入了小孩的反应,增强了互动性。
  4. 怕得鱼惊不应人:末句通过小孩的反应,表现了他对钓鱼的专注和认真,同时也展现了小孩的纯真。

修辞手法

  • 映身:通过环境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 遥招手:通过动作的描写,增强了互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小孩钓鱼的情景,传达了一种纯真和专注的情感,展现了小孩的天真无邪和对钓鱼的认真态度。

意象分析

  • 蓬头稚子:形象生动,展现了小孩的天真无邪。
  • 莓苔草:通过环境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 遥招手:通过动作的描写,增强了互动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蓬头稚子”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 B. 一个头发整齐的小孩 C. 一个老人 D. 一个中年人

  2. 诗中的“垂纶”是什么意思? A. 钓鱼 B. 放风筝 C. 打猎 D. 种田

  3. 诗中的“怕得鱼惊不应人”表现了小孩的什么特点? A. 害怕 B. 专注 C. 懒惰 D. 好奇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柳宗元:通过描绘江雪中的渔翁,展现了孤独和坚韧的情感。
  • 《渔歌子》张志和:通过描绘渔夫的生活,展现了宁静和自在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小儿垂钓》与《江雪》:两者都描绘了钓鱼的情景,但《小儿垂钓》更注重表现小孩的纯真和专注,而《江雪》则更注重表现渔翁的孤独和坚韧。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