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夫 陈玉兰 〔唐代〕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白话文翻译:
我的丈夫在边关戍守,而我却远在吴地。西风吹来,我感到寒冷,同时也为远方的丈夫担忧。我写下一行书信,却流下了千行泪水。寒冷是否已经到达你身边?我寄去的衣物是否已经收到?
注释:
字词注释:
- 戍边关:指在边疆守卫。
-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 吴:古代地名,今江苏一带。
- 西风:秋风,常带有凄凉之意。
- 一行书信:指写给丈夫的一封信。
- 千行泪:形容泪水之多。
- 寒到君边:指寒冷是否已经影响到远在边关的丈夫。
- 衣到无:指寄去的衣物是否已经到达。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妻子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思念和担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玉兰,唐代女诗人,生平不详。她的诗作多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忧虑,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玉兰写给远在边关戍守的丈夫的,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担忧。在古代,边关戍守是男子的职责,而妻子则在家中守候,这种分离常常引发深深的思念和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妻子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担忧。首句“夫戍边关妾在吴”直接点明了夫妻分离的情景,而“西风吹妾妾忧夫”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妻子的忧虑之情。后两句“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更是将妻子的情感推向高潮,她的一行书信承载着千行泪水,而她对丈夫的关怀则通过寄去的衣物体现出来。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古代妇女在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夫戍边关妾在吴”:直接点明夫妻分离的情景,丈夫在边关戍守,而妻子则在吴地。
- “西风吹妾妾忧夫”: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妻子的忧虑之情,西风的凄凉象征着妻子的孤独和担忧。
- “一行书信千行泪”:形容妻子写信时的情感之深,一行书信承载着千行泪水,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 “寒到君边衣到无”:关心丈夫的寒冷,同时担心寄去的衣物是否已经到达,体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关怀。
修辞手法:
- 拟人:“西风吹妾妾忧夫”中,西风被拟人化,带有凄凉之意,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一行书信千行泪”中,“一行”与“千行”形成对仗,强调了情感的深重。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妻子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担忧。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妇女在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凄凉和孤独,表达了妻子的忧虑之情。
- 书信:承载着妻子的思念和泪水,是情感的载体。
- 寒:关心丈夫的寒冷,体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风吹妾妾忧夫”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A. 凄凉和孤独 B. 温暖和舒适 C. 春天和生机 D. 夏天和热情
-
诗中“一行书信千行泪”表达了什么? A. 妻子对丈夫的浅薄思念 B. 妻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C. 妻子对丈夫的愤怒 D. 妻子对丈夫的无所谓
-
诗中“寒到君边衣到无”中的“衣到无”指的是什么? A. 衣物是否已经到达 B. 衣物是否已经丢失 C. 衣物是否已经过时 D. 衣物是否已经破损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表达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和对家乡的思念。
- 杜甫《春望》:抒发了对战乱中家园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陈玉兰的《寄夫》与王昌龄的《出塞》都涉及边关和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妻子的个人情感,而后者则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陈玉兰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妇女文学史》:探讨了古代妇女文学的特点和发展,有助于理解陈玉兰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