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篇赠邓尊师》
时间: 2025-01-11 01:26: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仙篇赠邓尊师
宋濂 〔元代〕
真人契玄冲,翩翩泠风俱。
游行一气中,流耀周八区。
丹雀衔白环,来授宝秘图。
内感炎灵方,欲采三素腴。
鍊成赤明液,郁华凝黍珠。
苍龙为濯氛,上玄来辟非。
将期学真侣,度之升紫虚。
自知滞尘凡,何能应玄符。
颇闻琵琶峰,肉芝发琼荂。
玉掌如婴儿,烈日暴不枯。
定当分刀圭,成此列仙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仙道的追求和对师长的敬意。诗中提到与真正的仙人心意相通,仿佛在清风中翩翩起舞。在游行于宇宙之气中,光芒照耀八方。丹雀衔着白环前来,授予我宝贵的秘密图谱。内心感应到灵气,渴望采摘三种美味的物质。炼成了赤明的液体,浓郁的花香凝聚成了黍珠。苍龙洗净了烟雾,来自上天的力量驱散邪气。希望能与真正的同道中人一起,跨越升华到紫虚之境。自知仍停留在尘世,难以应对玄妙的符咒。听说琵琶峰上,肉芝盛开着美丽的琼荂。玉手如婴儿般柔嫩,烈日之下也不枯竭。一定会分刀圭,成就这仙人的行列。
注释
- 真人:指真正的仙人或道士。
- 玄冲:意指深邃的道理。
- 泠风:清凉的风。
- 八区:指宇宙的各个方位。
- 丹雀:传说中的仙鸟,象征吉祥。
- 白环:象征宝贵的知识或秘密。
- 炎灵:指内心的灵感和热情。
- 三素腴:三种美味的食物,象征养分和修炼。
- 赤明液:炼成的丹药,象征修炼的成就。
- 苍龙:象征力量与神秘的存在。
- 紫虚:道教中的理想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濂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因其对道教的热爱和对古文化的继承而受到推崇。他所创作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游仙篇赠邓尊师》创作于道教思想盛行的元代,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向往。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也反映出作者对道教修炼的理解和渴望。
诗歌鉴赏
《游仙篇赠邓尊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丰富意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仙人、自然和修炼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追求道教真理过程中的思索。开篇“真人契玄冲”,表明了与真正的道理相通的境界,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接着,通过“游行一气中,流耀周八区”的描写,体现出道教追求的无所不在的气息与光辉。
诗中多次出现的意象如“丹雀”、“赤明液”、“苍龙”等,均是道教文化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对道教修炼的向往。尤其是“内感炎灵方,欲采三素腴”,表达了内心灵感的激发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求,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最后,诗人在反思自我时,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表达了对尘世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憧憬。这种对比使整首诗更具深度,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身修行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真人契玄冲:与真正的仙人心意相通,寻求深邃的道理。
- 翩翩泠风俱:在清风中悠然自得,展现出一种轻松的状态。
- 游行一气中:在宇宙的气息中游走,象征着对自然的融入。
- 流耀周八区:光芒照耀四方,表现出一种无处不在的力量。
- 丹雀衔白环:吉祥的丹雀带来了珍贵的知识。
- 内感炎灵方:内心感应到灵气,渴望吸收养分。
- 欲采三素腴:渴望享受三种美味,表现出对修炼成果的向往。
- 鍊成赤明液:炼成丹药,象征修炼的成功。
- 郁华凝黍珠:花香浓郁,象征着丰硕的成果。
- 苍龙为濯氛:苍龙象征力量,洗净世俗的烟雾。
- 上玄来辟非:来自上天的力量,驱散邪气。
- 将期学真侣:希望与同道中人一起修炼。
- 度之升紫虚:渴望达到理想的境界。
- 自知滞尘凡:意识到自己的局限,表明谦虚。
- 何能应玄符:对玄妙的道理感到无能为力。
- 颇闻琵琶峰:提到传说中的琵琶峰,象征美好。
- 肉芝发琼荂:肉芝的美丽,暗示修炼的成果。
- 玉掌如婴儿:柔嫩的手象征纯真和无邪。
- 烈日暴不枯:烈日之下也能生存,表现出坚韧。
- 定当分刀圭:决心分刀圭,成就仙人的行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仙人,表达追求的理想。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特征,增强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炼的渴望,以及对师长的敬仰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出一种追求真理和超脱世俗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真人:象征真正的智慧与道德的化身。
- 丹雀:象征吉祥与灵性的存在。
- 赤明液:象征修炼的成果与精神的升华。
- 苍龙:象征力量与神秘,代表自然的法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真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仙人
C. 诗人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肉芝”象征着__。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尘世的无奈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B. 仙人
- 修炼的成果
- A. 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庐山谣》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显得清幽淡雅,而宋濂的这首则更加强调对道教修炼的追求与师长的敬仰。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道教文化概论》
- 《古诗词解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