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二君寻愈余独加焉恍惚之中因有题》

时间: 2025-04-27 00:48:08

与君同卧疾,独我渐弥留。

弟妹不知处,兵戈殊未休。

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

纵有秦医在,怀乡亦泪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君同卧疾,独我渐弥留。
弟妹不知处,兵戈殊未休。
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
纵有秦医在,怀乡亦泪流。

白话文翻译

我与你同床共病,唯独我渐渐奄奄一息。
我的弟妹们不知去向,战乱依旧没有停息。
心中对晋国的疑虑重重,耳边对牛斗之事感到无奈。
即使有秦国的名医在身边,思乡之情却让我泪流满面。

注释

字词注释

  • 与君同卧疾:与朋友同床共病,指一起生病。
  • 弥留:形容生命垂危,快要死去。
  • 弟妹不知处:弟妹们不知道在哪里,表明家庭的困境。
  • 兵戈:指战争。
  • 胸中疑晋竖:心中对晋国的疑虑,可能是对国家局势的担忧。
  • 耳下斗殷牛:耳边传来的牛斗之事,指某种争斗、斗争。
  • 秦医:指秦国的医生,可能指技术高超的医者。
  • 怀乡:思念故乡。

典故解析

  • 晋竖:可能是指晋国的动荡,隐含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 秦医:指代医学技艺高超的医生,反映诗人对于医治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36年-910年),字子华,号华阳,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以情感细腻、意境优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离愁别绪与个人的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庄身患重病之际。诗人在重病中,与友人萧韦二秀才同床共病,感慨自身的孤独与无奈,表达对家人的牵挂以及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诗歌鉴赏

《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二君寻愈余独加焉恍惚之中因有题》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历史背景的诗作。诗人韦庄在重病之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内心充满了对弟妹的牵挂和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开篇“与君同卧疾,独我渐弥留”,直接表现出他与友人共同面对病痛的情景,然而他却是最为虚弱的那一位,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力。

接下来的“弟妹不知处,兵戈殊未休”,不仅揭示了家庭的无奈,也反映了社会动荡的背景,诗人对家庭和国家的双重关切,使得全诗情感更加深厚。此后“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表达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迷茫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两句“纵有秦医在,怀乡亦泪流”,则是思乡之情的倾诉,尽管有名医相助,但乡愁的滋味更为难忍,流露出深切的思乡情绪与病痛交织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人在重大疾病面前的脆弱和对家庭、国家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与君同卧疾:与朋友一起生病,体现了友谊的深厚。
  2. 独我渐弥留:我逐渐感到生命的流逝,反映出诗人的脆弱感。
  3. 弟妹不知处:家人失散,表达了对家庭的惦念。
  4. 兵戈殊未休:战争仍在继续,暗示了社会动荡。
  5. 胸中疑晋竖:心中对国家局势的疑虑。
  6. 耳下斗殷牛:耳边传来的争斗声,象征着无奈和绝望。
  7. 纵有秦医在:即便有名医相助。
  8. 怀乡亦泪流:思乡的情感难以忍受,泪水流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与君同卧疾,独我渐弥留”,对比出友人和自己的境遇。
  • 比喻:胸中疑虑与耳边斗争的描写,生动展现内心的挣扎。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生命的脆弱、家庭的牵挂和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在病痛中的深切反思与思乡之情,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悲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不安。
  • 弟妹:代表着家庭的牵挂和对亲情的失落。
  • 兵戈:暗示社会动荡与战乱。
  • 秦医:代表着治疗的希望与无奈。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承载着具体的情感,而且反映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与君同卧疾”表明了什么? A. 诗人与家人在一起
    B. 诗人与朋友同病相扶
    C. 诗人独自一人

  2. “弟妹不知处”中“弟妹”指的是? A. 朋友
    B. 诗人的兄弟姐妹
    C. 诗人的孩子

  3. 诗的主题主要关注哪方面? A. 个人的奋斗
    B. 生命的脆弱与思乡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思乡情感。
  • 杜甫的《春望》:同样触及家庭和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韦庄的《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社会动荡的反思,而后者则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情感深度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