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故人》
时间: 2025-01-22 09:55: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故人
作者: 乔知之 〔唐代〕
生死久离居,凄凉历旧庐。
叹兹三径断,不践十年馀。
古木巢禽合,荒庭爱客疏。
匣留弹罢剑,床积读残书。
玉没终无像,兰言强问虚。
平生不得意,泉路复何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和伤感。生死离别已久,回到曾经的住所,感到无比凄凉。叹息这三条小径已经断绝,十年来再也没有走过。古木上鸟巢相聚,荒废的庭院里访客稀疏。匣子里留着弹罢的剑,床上堆积着没读完的书。美玉最终也失去了形象,兰花的言语也只能徒然询问。人生平生不得志,今后的人生路又将如何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生死久离居: 生与死的分离已经很久了。
- 凄凉历旧庐: 回到旧居,感到凄凉。
- 叹兹三径断: 叹息这三条小径已经断绝。
- 十年馀: 过去了十年多。
- 古木巢禽合: 古老的树木让鸟儿在此筑巢。
- 荒庭爱客疏: 荒废的庭院里访客稀少。
- 匣留弹罢剑: 剑放在匣子里已经不再使用。
- 床积读残书: 床上堆积着未读完的书籍。
- 玉没终无像: 美玉最终变得没有形象。
- 兰言强问虚: 兰花的言语强行询问却是空虚的。
- 平生不得意: 一生以来没有得意。
- 泉路复何如: 今后的路又将如何呢?
典故解析:
“古木巢禽合”可理解为自然界的和谐。古木与鸟巢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荒庭”则显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诗中反复提及的“剑”、“书”则意味着作者曾经的理想与追求,而如今却是无法实现的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知之,唐代诗人,以其深情的抒情诗闻名。生平经历较为坎坷,常因政治原因而不得志,这使得他的作品中常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故人离世的追忆,背景可能是在一次回到故地时,触景生情,回忆起与故人的点滴,故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内心的悲痛与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哭故人》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诗作,乔知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描绘了生与死之间的距离,表达了对故人的无尽思念,这种思念不仅是心理上的,更是对曾经共度时光的空间的追忆。通过“凄凉历旧庐”的场景,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回到昔日的失落感。
“叹兹三径断,不践十年馀”的句子,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变化,十年的岁月让小径变得荒芜,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疏远。接下来的古木与荒庭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独感,古树上的鸟巢与荒庭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而“匣留弹罢剑,床积读残书”则暗示了诗人对往日理想的追求与失落。这里的剑象征着未能实现的理想与抱负,而未读完的书籍则象征着知识的渴求与未尽的探索。最后的“平生不得意,泉路复何如”则在总结全诗的情感基调,表现了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意象,将对故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奈交织在一起,令人感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生死久离居: 指生与死的分别已久,表达了思念之情。
- 凄凉历旧庐: 旧居回忆中,感到无比凄凉。
- 叹兹三径断: 叹息曾经的小路如今已断绝。
- 不践十年馀: 十年来再也没有走过。
- 古木巢禽合: 古树上鸟儿聚集,生动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好。
- 荒庭爱客疏: 荒废的庭院里,朋友稀少,增加了孤独感。
- 匣留弹罢剑: 剑放在匣里,暗示未能实现的理想。
- 床积读残书: 床上堆积未读完的书籍,体现对知识的渴望。
- 玉没终无像: 美玉失去光彩,象征理想的破灭。
- 兰言强问虚: 兰花的言语询问却是空洞的,表达失落感。
- 平生不得意: 一生以来未能如愿,体现人生的遗憾。
- 泉路复何如: 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 “古木巢禽合”比喻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兰言强问虚”使兰花富有情感,增强了表达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在失去和孤独中的无奈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木: 象征生命与时间的延续。
- 荒庭: 表达孤独与人际关系的疏离。
- 剑: 象征未能实现的理想与抱负。
- 书: 代表知识与追求。
- 玉: 象征美好事物的失落。
- 兰: 传递出与故人交流的渴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荒庭”意味着什么?
A. 繁华的庭院
B. 荒废的庭院
C. 美丽的花园
D. 热闹的集市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失落与思念
D. 兴奋 -
“匣留弹罢剑”中的“剑”象征着什么?
A. 成功
B. 理想与抱负
C. 平静
D. 恐惧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哭故人》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杜甫更侧重于兄弟情谊的深厚,而乔知之则更强调故人与自身理想之间的对比与失落。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到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赏析》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