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乔安邑备》

时间: 2025-01-10 23:13:13

书阁移年岁,文明难复辞。

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

外尹方为政,高明自不欺。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日茂西河俗,寂寥东观期。

遥怀秀才令,京洛见新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阁移年岁,文明难复辞。
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
外尹方为政,高明自不欺。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日茂西河俗,寂寥东观期。
遥怀秀才令,京洛见新诗。

白话文翻译:

书阁之中岁月流逝,文化的光辉难以再现。
欢快的言语中冬雪纷飞,离别时心中惆怅夏云缭绕。
外任官员正在施政,品德高尚自然不会欺骗他人。
老人驾车而去,少年则嬉戏玩耍。
西河的风俗愈加繁盛,东观的期盼却显得寂寥。
我遥想那位才子,京洛之地又见新诗。

注释:

  • 书阁:指书房,象征学问与文化。
  • 文明:指文化、学识等。
  • 欢言:欢快的言语。
  • 外尹:指地方官。
  • 骖驭:驾车,古人出行常用的词。
  • 狎雏:玩耍的小孩。
  • 日茂:日渐繁荣的意思。
  • 京洛:指京都与洛阳,象征文化中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唐代诗人,生于公元七世纪,曾任翰林学士,后为宰相。他的诗风清新流畅,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写景抒情见称。

创作背景:

《送乔安邑备》创作于张说为乔安邑送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通过描绘冬夏的景象,反映了时光流逝与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书阁、冬雪、夏云等自然景物,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以“书阁移年岁”引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珍贵,紧接着用“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来对比欢快与离别的情绪,展现了深厚的感情与自然景物的结合。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社会与个人生活,体现了政治与人情的交织。最后两句“遥怀秀才令,京洛见新诗”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整体上呈现了离别的惆怅与对文化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谊及文化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书阁移年岁:书房中岁月在流逝,暗示时光的无情。
  • 文明难复辞:文化的辉煌难以恢复,感叹古代文化的消亡。
  • 欢言冬雪满:在欢声笑语中,冬雪纷飞,描绘出欢乐的氛围。
  • 恨别夏云滋:对离别的惆怅如夏日的云彩般缠绵。
  • 外尹方为政:地方官正在治理,显示出社会的运作。
  • 高明自不欺:高尚的人品自然不会欺骗他人。
  • 老人骖驭往:老者驾车而去,象征传统与智慧的流逝。
  • 童子狎雏嬉:小孩嬉戏,展现了年轻的活力与生机。
  • 日茂西河俗:西河的风俗日益繁荣,表示社会的变迁。
  • 寂寥东观期:东观却显得寂寥,反映了作者的孤独与思念。
  • 遥怀秀才令:遥想着才子,表明对友人的思念与敬仰。
  • 京洛见新诗:希望在京洛之地能见到新诗,寄托了对文化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欢言与恨别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意象:冬雪、夏云等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 排比:句式的对称使得诗歌更加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展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雪:象征纯洁与孤独,也可以理解为友谊的冷淡。
  • 夏云:象征离别的惆怅与思念。
  • 书阁:象征学问与文化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书阁”象征什么? A. 时光流逝
    B. 学问与文化
    C. 自然景观
    答案:B

  2. “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中的“欢言”与“恨别”形成了什么关系? A. 对比
    B. 因果
    C. 类比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京洛”指代的是哪个地区? A. 西方
    B. 北方
    C. 文化中心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离别之情。
  • 王维的《送别》:展现自然与人事的交融。

诗词对比:

张说的《送乔安邑备》与王维的《送别》,两者均表达了离别的惆怅,但张说更注重文化与政治的交织,而王维则更关注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