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城下寄杜甫》

时间: 2025-01-10 18:50:59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沙丘城下寄杜甫
作者: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白话文翻译

我来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我在沙丘城里高卧。
城边有古老的树木,日夕之间传来秋天的声音。
鲁酒喝了也不觉醉,齐国的歌声响起却没有情感。
思念你就像浩浩荡荡的汶水,寄托我的南行征途。

注释

字词注释

  • “高卧”:高高地躺着,形容安闲的状态。
  • “沙丘城”:指的是一座在沙丘上的城,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 “鲁酒”:指鲁地(今山东)生产的酒,象征着友情和亲切的饮酒文化。
  • “齐歌”:指齐地(今山东)所唱的歌曲,代表着北方的音乐文化。
  • “汶水”:汶河,流经今山东,是李白思念朋友时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情感的深远和流动。

典故解析

  • “思君若汶水”:汶河水流浩荡,李白用其比喻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情感的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一生游历四方,性格豪放,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与杜甫的朋友关系深厚之时,表面上写的是在沙丘城的闲适生活,实际上却蕴含着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依恋,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

诗歌鉴赏

《沙丘城下寄杜甫》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与友谊的诗,李白在诗中通过描写沙丘城的自然环境和自己的闲适状态,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开头两句“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自问自答,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迷茫的情感。他在沙丘城中高卧,仿佛在享受宁静的生活,但内心却充满了对人生的疑惑。

接下来的两句“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古树与秋声的结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李白用“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表达了对酒与歌的无奈与失落,虽然鲁酒美味,齐歌动听,但都无法真正打动他内心的情感。

最后一句“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将思念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汶水浩荡,象征着他对杜甫的深情厚谊,表达出即使身在异地,情感依然绵延不断。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李白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自问自答,表达了李白在沙丘城的无所事事和闲适状态。
  2.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描绘城边的古树与秋天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3.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表达对酒的无奈和对歌的冷漠,似乎一切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4.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将思念化作汶水,象征情感的深远而流动,寄托在即将到来的南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汶水,形象而生动。
  • 对仗:如“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古树、秋声、汶水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展开,李白在闲适的状态下,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丘城:象征孤独与思索的空间。
  • 古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沉淀。
  • 秋声:传达了离愁与思念的情感。
  • 鲁酒:代表着友情与团聚的象征。
  • 汶水:象征着深情与思念的浩荡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鲁酒”是指哪个地区的酒? A. 齐地
    B. 鲁地
    C. 楚地
    D. 晋地

  2. “思君若汶水”中的“汶水”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思念
    C. 快乐
    D. 乡愁

  3. 诗中“高卧沙丘城”表现了李白怎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
    B. 无奈
    C. 安闲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更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涉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忧虑。两者都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但情感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