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春水 寿徐仁静其 乐鲁常》
时间: 2025-01-11 10:02: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鱼游春水 寿徐仁静其 乐鲁常
作者: 朱唏颜 〔元代〕
兰室余香蕴。
射雀屏深清昼永。
红旌微动,帘展浪花移暝。
重碧先拈翡翠杯,
戏彩低鸳鸯锦。
人在蕊宫,春生蓬境。
尽说而翁少颖。
记得遗环故时井。
而今犹自风流,
朱颜绿鬓。
百年应惜铜仙在,
九里争传清河润。
山兮寿兮,以仁能静。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兰室里仍飘散着香气,
阳光明媚的午后,窗前的雀儿在欢快地鸣叫。
红色的旗帜轻轻飘动,帘子随波浪轻抚,春天的黄昏悄然降临。
我先举起碧绿的翡翠杯,
玩赏着镶有鸳鸯图案的锦缎。
人在花丛中,春意盎然。
都说那位老翁少了几分风采。
我记得曾经在老井旁失去的戒指。
如今我依然风流潇洒,
面容红润,鬓发如青。
百年应当珍惜铜仙在,
九里之间流传着清河的润泽。
山啊,寿啊,只有仁者才能保持宁静。
注释
- 兰室:指用兰草装饰的房间,象征清雅的环境。
- 射雀屏:指窗前的鸟儿,表示春日的生机。
- 红旌:红色的旗帜,象征热闹和喜庆。
- 重碧:比喻碧绿色,指酒杯的颜色。
- 朱颜绿鬓:形容年轻的容貌和秀丽的发色。
- 铜仙:传说中的神仙,象征长寿。
- 清河润:比喻滋润和恩泽,象征美好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唏颜,元朝诗人,生于文人气息浓厚的时代。其诗风清丽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为题材,表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日,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对人生的感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场景。诗的前半部分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春光明媚的氛围,给人一种温暖、和谐的感受。兰室的香气、雀儿的鸣叫、红旗的轻舞,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图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举杯畅饮,以翡翠杯和鸳鸯锦为伴,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提到“百年应惜铜仙在”,表达了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提及昔日的遗憾,尤其是那枚失去的戒指,反映出对过往的追忆与珍惜。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活力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室余香蕴”:在春天的兰室中,香气依旧弥漫。
- “射雀屏深清昼永”:窗外小鸟欢叫,清朗的白昼显得悠长而宁静。
- “红旌微动,帘展浪花移暝”:红色旗帜轻轻飘动,帘子随水波轻拂,黄昏悄然来临。
- “重碧先拈翡翠杯”:诗人先端起一杯碧绿的酒。
- “戏彩低鸳鸯锦”:玩赏着装饰有鸳鸯图案的锦缎。
- “人在蕊宫,春生蓬境”:人在花丛中,春意盎然。
- “尽说而翁少颖”:大家都说那位老翁的风采减退。
- “记得遗环故时井”:忆起曾在井边丢失的戒指。
- “而今犹自风流,朱颜绿鬓”:如今自己依然风流倜傥,面容红润。
- “百年应惜铜仙在,九里争传清河润”:百年人生应当珍惜,流传九里间的清河滋润。
- “山兮寿兮,以仁能静”:只有仁者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长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杯子比作翡翠,形象生动。
- 对仗:如“朱颜绿鬓”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环境描绘得有情有景,赋予春天以生命。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过往的珍惜,展现了一种和谐宁静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室:象征清雅、宁静的环境。
- 红旌:象征喜庆、热闹的氛围。
- 翡翠杯:象征美好的生活享受。
- 鸳鸯锦:象征爱情和美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兰室”象征什么?
A. 丑陋
B. 清雅
C. 贫困
答案:B -
“百年应惜铜仙在”中“铜仙”指代什么?
A. 短暂
B. 长寿
C. 富贵
答案:B -
诗人在春天的景象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绝望
B. 珍惜
C. 忍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鱼游春水》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悟,但朱唏颜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绘与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畅快的饮酒精神,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