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
时间: 2025-04-28 07:51: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火入天地炉,南方正何剧。
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
赫赫沸泉壑,焰焰焦砂石。
思减祝融权,期匡诸子宅。
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
心空得清凉,理证等喧寂。
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
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
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
淹驾殊未还,朱栏敞虚碧。
白话文翻译
天地如同一个大炉子,火焰在里面熊熊燃烧,南方的热气更是让人感到窒息。四周的云彩犹如红色的火焰,阳光把整个天地都染成了赤红色。山涧的泉水沸腾,沙石被烤得焦灼。想要减轻祝融的威力,期望能把这酷热的气候送到诸子家中。于是我投身于竹林寺,向那位青莲高士打听。心中空灵,得到了清凉的感受,理智如同喧闹般的寂静。打开衣襟,天籁之音在耳边回响,步履间仿佛踏着雨后的花瓣。微风轻轻拂动珠帘,清新的气息飘入瑶席之中。环境悠闲宁静,心境也因此变得安宁,远离尘世的烦扰,趣味也随之而来。虽然我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久,但朱栏却向我敞开了虚无的蓝天。
注释
- 火入天地炉:比喻炎热的天气,形象地描绘出如同天地是一座大炉子,火焰灼热。
- 南方正何剧:南方的热气酷烈。
- 赫赫沸泉壑:形容水流的热气和声响,仿佛在沸腾。
-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象征着炎热。
- 竹林寺:指的是一个名叫竹林寺的地方,可能是指某个真实存在的寺庙。
- 青莲客:指的是高洁的人,可能是隐士或高士,寓意追求清静的人。
- 惠气入瑶席:指微风带来的清新气息,令人感到舒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巨源,唐朝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夏日炎炎之际,诗人为了逃避酷热,选择前往竹林寺纳凉。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也反思了自身的心境与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酷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开头部分,诗人以“火入天地炉”形象地表现了夏日的炎热,接着描绘了四周的景象,层层推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从外部的热浪转向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对清凉的渴望与追求。竹林寺不仅是避暑的地方,更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宁静与升华的空间。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在竹林寺内的情景,微风轻拂,珠帘摇动,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到无比舒适。这里的意象融合了自然的美与心灵的平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酷热的逃避,更是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与升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火入天地炉”:比喻夏日的炎热,火焰如同在炉中燃烧。
- “南方正何剧”:强调南方的酷热,令人难以忍受。
- “四郊长云红”:描绘四周天际的红云,映衬火热的天气。
- “六合太阳赤”:形容阳光的炽烈,四面八方都充满了热量。
- “赫赫沸泉壑”:表达山间泉水在高温下沸腾的景象。
- “焰焰焦砂石”:描绘沙石被烤焦的景象,进一步加深炎热的感觉。
- “思减祝融权”:渴望减轻炎热,期待能有一丝凉意。
- “期匡诸子宅”:希望将这酷热送到诸子家中,表达对世人的关心。
- “因投竹林寺”:选择竹林寺避暑,寻求清凉。
- “一问青莲客”:向隐士询问,寻求智慧与宁静。
- “心空得清凉”:内心空灵,感受到清凉的气息。
- “理证等喧寂”:理智与内心的宁静达成一致。
- “开襟天籁回”:打开衣襟,聆听自然的声音。
- “步履雨花积”:在雨后花瓣上行走,感受自然的美好。
- “微风动珠帘”:微风轻拂,带来清新。
- “惠气入瑶席”:清新的气息飘入座席,令人舒适。
- “境闲性方谧”:环境宁静,心境得以安宁。
- “尘远趣皆适”:远离尘世的烦恼,趣味盎然。
- “淹驾殊未还”:虽停留时间不长,但感受却深刻。
- “朱栏敞虚碧”:朱栏映衬着蓝天,展现出开阔的视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地比作炉子,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炎热的天气。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青莲客”、“珠帘”、“雨花”等,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凉与宁静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火:象征酷热,传达出夏日的炎热。
- 竹林寺:象征避世与内心的宁静。
- 青莲客:象征高洁的人,追求智慧与清静。
- 微风:象征清凉与舒适,带来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巨源
c) 杜甫 -
“火入天地炉”中的“火”象征什么? a) 冰冷
b) 炎热
c) 宁静 -
诗中提到的“竹林寺”主要是为了什么? a) 祈福
b) 纳凉
c) 祭祀
答案:
- b) 杨巨源
- b) 炎热
- b) 纳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月下独酌》: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巨源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