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登邯郸丛台》
时间: 2025-01-27 03:52: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风赵国台荒,月明几照苕华梦。
纵亡横破,西山留在,翠鬟烟拥。
履三千,平原池馆,谁家耕垅。
甚千年事往,野花双塔,依然是,骚人咏。
还忆张陈继起,信侯王本来无种。
乾坤万里,中原自古,几多麟凤。
一寸囊锥,初无语颖,也沾时用。
对残影淡,黄粱饭了,听征车动。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拂着赵国的荒凉台地,明月照耀着我关于苕华的美梦。
即使国家灭亡,战乱四起,西山依然巍峨屹立,翠绿的烟雾缭绕。
走过三千里,平原上有多少池塘馆舍,究竟是谁在耕作那片土地?
多少千年的往事,野花双塔依旧,仍然是骚人吟咏的对象。
我还记得张骞和陈蕃的故事,信侯王的家世本来就没有根基。
天地广阔,中原自古以来,出过多少麟凤之才。
一寸的囊锥,起初没有什么话语可言,但也沾染了时代的气息。
面对淡淡的残影,黄粱美梦已了,听见征车的鸣响。
注释:
- 赵国台:指古代赵国的台地,象征历史的沧桑与兴衰。
- 苕华梦:苕华是一种美丽的植物,梦境象征着理想或愿望。
- 翠鬟烟拥:形容西山的美丽景色,翠绿的烟雾环绕着山峦。
- 三千:指广袤的土地,表达诗人对大地的感慨。
- 骚人咏:指古代诗人吟咏的情景,传达一种文化的延续。
- 信侯王:指信陵君王吉,他的家世并不显赫,体现出士人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生于元代中期,风格受到唐宋诗人的影响,擅长抒情与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往往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水龙吟 登邯郸丛台》是在王恽游历邯郸时创作的,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水龙吟 登邯郸丛台》通过描绘春风、明月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开篇即以“春风赵国台荒”引入,隐喻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赵国的台地如今已显荒凉,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历史的惆怅。
诗中提到的“纵亡横破,西山留在”,展现出一种历史的恒常性,即使国家覆灭,自然依旧存在,给人以安慰与希望。接着,诗人通过“履三千,平原池馆”表达了对土地的依恋,对耕作的思考,这不仅是对生计的关注,也是对文化传承的反思。
“甚千年事往,野花双塔”一句,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用野花和双塔作为象征,暗示即使经历千年,依旧有值得尊重和歌颂的存在。
最后,诗人提及“黄粱饭了”,以梦喻人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听见“征车动”的声音,暗示人生如梦,时光流逝,应当有所作为。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依托,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风赵国台荒:春天的风吹拂着赵国的荒凉台地,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 月明几照苕华梦:明月照耀了我关于美丽植物的梦,象征理想与愿望。
- 纵亡横破,西山留在:即使国家灭亡,西山依然存在,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恒常。
- 翠鬟烟拥:形容西山苍翠的美丽,营造出优美的自然意象。
- 履三千,平原池馆:走过三千里,平原上有多少池塘与馆舍,表达对土地的眷恋。
- 谁家耕垅:在问谁在耕作,体现出对民生的关心。
- 甚千年事往:多少千年的往事,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
- 野花双塔,依然是,骚人咏:即使时光流逝,野花与双塔仍然是诗人吟咏的对象,象征文化的传承。
- 还忆张陈继起:提及历史人物,表达对士人精神的追忆。
- 信侯王本来无种:讲述信陵君的家世,体现士人的无奈。
- 乾坤万里,中原自古,几多麟凤:表达人才辈出,中原土地的厚度与尊重历史。
- 一寸囊锥,初无语颖:即使初无所言,但也沾染了时代的气息。
- 对残影淡:面对淡淡的残影,表达对过往的追忆。
- 黄粱饭了,听征车动:黄粱美梦已了,听见征车的声音,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营造出淡淡的忧伤和思索。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如“翠鬟烟拥”使得山水更具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用到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月明:象征理想、梦想的照耀。
- 西山:象征历史的恒久与不变。
- 野花双塔:象征文化的延续与美好事物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龙吟 登邯郸丛台》的作者是谁? A. 王恽
B. 李白
C. 苏轼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信侯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司马迁
B. 信陵君王吉
C. 张骞
D. 陈蕃 -
诗中“黄粱饭了”意指? A. 餐食丰盛
B. 梦已醒
C. 生活富裕
D. 享乐无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恽《水龙吟 登邯郸丛台》与杜甫《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但王恽更倾向于自然与文化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体现了个人的困境与国家的忧愁。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