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巢燕送客》

时间: 2025-01-10 22:18:36

能栖杏梁际,不与黄雀群。

夜影寄红烛,朝飞高碧云。

含情别故侣,花月惜春分。

意思解释

赋得巢燕送客

作者: 钱起 〔唐代〕

原文展示:

能栖杏梁际,不与黄雀群。
夜影寄红烛,朝飞高碧云。
含情别故侣,花月惜春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燕子栖息在杏树的横梁上,不愿与黄雀为伍。夜晚的影子寄托在红烛上,清晨它飞向高远的碧云。燕子含情地与老朋友道别,花和月都对春天的分离感到惋惜。


注释:

字词注释:

  • :停留、安身。
  • 杏梁:杏树的横梁,常指房屋的顶部。
  • 黄雀:指一种小鸟,常用来比喻轻浮的人或事物。
  • 夜影:夜晚的影子,此处指燕子的身影。
  • :寄托、依附。
  • 红烛:红色蜡烛,象征温暖和告别时的情感。
  • 朝飞:早晨飞起,暗示新的开始。
  • 含情:含有情感,表达深情的告别。
  • 故侣:老朋友。
  • 花月:花和月亮,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燕子、黄雀、红烛等意象,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象征着分别、友谊以及时光的流逝。燕子在古代被视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归来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 748—795),字仲明,号天台,唐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生活和人情世故。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被视为“初唐四杰”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或许是在送别朋友时写成,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谊的珍视。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恰好映衬了春分时节的离别情景。


诗歌鉴赏:

《赋得巢燕送客》是一首情感细腻的送别诗,通过燕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诗的前两句以燕子的栖息与黄雀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孤独和独立的情感。燕子选择独自栖息,表明了它对友谊的重视与珍惜。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夜影寄红烛”与“朝飞高碧云”的对比,展现了离别的瞬间与希望的未来。夜晚的温暖与早晨的希望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最后两句通过“含情别故侣”和“花月惜春分”,增强了离别的感伤气氛,花和月的惋惜,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短暂和友谊的珍贵。整首诗以燕子为线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和离别的感慨,反映了人情的温暖与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能栖杏梁际:燕子能够栖息在杏树的横梁上,表现出燕子选择栖息环境的自主性。
  2. 不与黄雀群:燕子不愿与黄雀为伍,暗示它的独立和对友谊的专一。
  3. 夜影寄红烛:夜晚的影子依附在红烛上,象征着温暖的告别。
  4. 朝飞高碧云:清晨燕子飞向高远的碧云,寓意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5. 含情别故侣:燕子对老朋友含情告别,表达了深厚的情感。
  6. 花月惜春分:花和月对春天的离去感到惋惜,增添了离别的悲伤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燕子、黄雀比喻不同的人生选择,寓意深远。
  • 拟人:花月惋惜春分,赋予自然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体现了优秀的对仗工整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燕子为中心,通过描写燕子的栖息与飞翔,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人情的温暖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希望与离别。
  • 黄雀:象征轻浮与随意。
  • 红烛:象征温暖、告别时的情感。
  • 花月:象征美好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能栖杏梁际”中的“栖”是什么意思?
    A) 飞翔
    B) 停留
    C) 追逐

  2. 诗中提到的“含情别故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伤感
    C) 无所谓

  3. 诗中“花月惜春分”中“惜”的意思是?
    A) 珍惜
    B) 拒绝
    C) 忘记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秋夕》- 杜牧

诗词对比: 对比钱起的《赋得巢燕送客》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钱起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而王勃则通过豪放的笔调展现出广阔的胸怀与人生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华诗词大辞典》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