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东山吝曰》
时间: 2025-01-11 05:00:22意思解释
过东山吝曰
作者:卢照邻 〔唐代〕
原文展示:
不知名利俭,辛苦滞皇州。
始觉飞尘倦,归来事绿畴。
桃源迷处肝,桂树可淹溜。
迹异人间俗,禽同海上召。
古苔依井被,新乳傍崖流。
研老堪成鹤,山神或化鸠。
泉呜碧涧底,花落紫岩幽。
日暮餐龟壳,开寒掏鹿裘。
不辨秦将汉,宁知春与秋。
多谢青溪客,去去赤松游。
白话文翻译:
我对名利的追求并不在意,辛苦的生活使我滞留在皇城。
此时才意识到喧嚣的尘世让我疲惫,决定回归那片绿油油的田畴。
桃源的迷雾令人心醉,桂树的影子可沉淀在水流中。
我的足迹与世俗不同,然而鸟儿却同样呼唤于海上。
古老的青苔覆盖在井边,清泉在崖边缓缓流淌。
磨砺的老石或许能化作白鹤,山神可能会化为鸠鸟。
泉水在碧涧底呜咽,花瓣在紫岩幽静处飘落。
日暮时分我以龟壳为餐,打开寒冷的衣裳取鹿皮。
我分不清是秦国将领还是汉朝英雄,又怎能知晓春秋的更替?
多谢你,青溪的旅客,让我远去游历赤松。
注释:
- 名利俭:对名利的追求并不在意。
- 辛苦滞皇州:辛劳的生活使我滞留在繁华的皇城。
- 桃源迷处肝:桃源的景色让我心醉。
- 泉呜碧涧底:泉水在碧绿的涧底流淌,发出呜咽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照邻,字德润,号志道,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作品多表现自然与人生的哲理。其诗风清新俊逸,常与王维等人并列。
创作背景:
“过东山吝曰”创作于诗人游历东山时,表现了他对繁华世俗的厌倦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过东山吝曰》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人在开篇即表明对名利的不屑,展现出一种对繁华的厌倦与对归隐田园的向往。随着诗句的展开,桃源的景象、古苔与泉水的描绘,意象逐渐丰富,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研老堪成鹤,山神或化鸠”,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流露出对生命轮回的思考。最后以“多谢青溪客,去去赤松游”结束,既是对友人的感谢,也是对自由游历的渴望,整体上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尘世纷扰的逃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知名利俭,辛苦滞皇州。:表达了对名利的无所谓和对辛劳生活的无奈。
- 始觉飞尘倦,归来事绿畴。:意识到尘世的疲惫,向往田园生活。
- 桃源迷处肝,桂树可淹溜。:对理想中桃源的美好描绘,令人神醉。
- 迹异人间俗,禽同海上召。:表现自我与世俗的差异,但自然中的生命却是相同的。
- 古苔依井被,新乳傍崖流。:自然景物的静谧与流动,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研老堪成鹤”,将磨砺的老石比作白鹤,表现出对变幻的思考。
- 拟人:泉水的“呜咽”,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日暮餐龟壳,开寒掏鹿裘”,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源:象征理想的隐秘之地。
- 桂树:象征清雅与高洁的品质。
- 泉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与自然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A. 繁华生活
B. 理想的隐秘之地
C. 战争与权力
答案:B -
“不辨秦将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历史的无知
B. 对尘世纷争的漠然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B -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夸张
B. 比喻与拟人
C.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对比:
比较《过东山吝曰》和《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但前者更强调对名利的超脱,后者则更注重生活的安逸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