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蔷薇歌》

时间: 2025-05-21 08:29:02

红霞烂泼猩猩血,阿母瑶池晒仙缬。

晚日春风夺眼明,

蜀机锦彩浑疑黦.公子亭台香触人,百花懡cM无精神。

苎罗西子见应妒,风光占断年年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蔷薇歌
作者:王毂 〔唐代〕

红霞烂泼猩猩血,
阿母瑶池晒仙缬。
晚日春风夺眼明,
蜀机锦彩浑疑黦。
公子亭台香触人,
百花懡无精神。
苎罗西子见应妒,
风光占断年年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红色的蔷薇在夕阳和春风中绽放的美丽景象,仿佛是在瑶池晒着仙女的衣裳。晚霞的映照让人眼前一亮,蜀地的丝绸和锦缎在阳光下色彩斑斓,似乎让人怀疑这是一位贵公子的亭台楼阁散发出的香气。百花似乎都失去了生机,只有那身穿苎罗衣的西子(王昭君)感到嫉妒,仿佛这一年的美景都被这朵红蔷薇所占有。

注释

  • 红霞:指夕阳染红的云彩。
  • 猩猩血:形容红色鲜艳如猩猩的血液。
  • 阿母:指母亲,古代常用于指代神话中的女神。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女儿村的居所。
  • 蜀机:指蜀地出产的精美丝绸。
  • 公子:指富贵子弟,常用来形容风流倜傥的男子。
  • 苎罗:一种轻薄的丝织物,常用于女子的衣衫。
  • 西子:指王昭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毂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富有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红蔷薇歌》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繁荣,文化昌盛。诗人通过描绘红色蔷薇,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红蔷薇歌》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开篇以“红霞烂泼猩猩血”引入,令人感受到那种鲜艳的色彩,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境地。接着,诗人描绘了仙女的衣裳在夕阳下的美丽,展现出浓厚的神话色彩,提升了整体的艺术氛围。

诗中“蜀机锦彩浑疑黦”一句,巧妙地将华丽的物品与美人的香气相结合,表现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随着诗意的推进,“百花懡无精神”则表现出百花对红蔷薇的自愧不如,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诗人用“苎罗西子见应妒”来引出嫉妒的情感,似乎在暗示美的稀缺和珍贵。

整首诗通过色彩、香气和情感的交织,表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霞烂泼猩猩血:夕阳的余晖如同猩猩的血液般鲜红,形象生动。
  2. 阿母瑶池晒仙缬:描绘神话中的瑶池,暗示美的神圣和超凡。
  3. 晚日春风夺眼明:夕阳与春风交织,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4. 蜀机锦彩浑疑黦:华丽的丝绸让人怀疑是美人的亭台楼阁。
  5. 公子亭台香触人:使人联想到富贵华丽的生活。
  6. 百花懡无精神:百花在红蔷薇面前失去了生机,暗示红蔷薇的独特。
  7. 苎罗西子见应妒:王昭君见了也会嫉妒,强调红蔷薇的绝美。
  8. 风光占断年年新:这一年的美景仿佛都被红蔷薇占有,表现出强烈的独特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猩猩血”比喻红霞,形象生动。
  • 拟人:百花失去精神,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情感表现。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美的赞美与珍视,展现了对春天景色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霞:象征热情与生命。
  • 瑶池:象征美好与超脱。
  • 蜀机:象征华丽与奢侈。
  • 苎罗西子:象征嫉妒与对美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红霞烂泼猩猩血中,“猩猩血”用来形容什么?

    • A. 夕阳的颜色
    • B. 花的香气
    • C. 水的波纹
    • D. 风的声音
  2. 诗中的“阿母”指的是?

    • A. 朋友
    • B. 母亲或神女
    • C. 诗人
    • D. 百花
  3. 诗中提到的“百花懡无精神”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高兴
    • C. 愤怒
    • D. 疲惫

答案

  1. A. 夕阳的颜色
  2. B. 母亲或神女
  3. A.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叶歌》: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达对生命的感慨。
  • 《月下独酌》:李白的经典作品,展现了对美酒和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描绘夜晚的静谧与思乡情感,与《红蔷薇歌》的热情形成对比。
  • 《江雪》:柳宗元表现孤独与寒冷的意境,与《红蔷薇歌》的热烈相对。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解析与赏析》